春茶:渭水煎来始觉珍
(2014-05-03 21:55:39)
标签:
星座 |
春茶:渭水煎来始觉珍
渭河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河。她与厚厚的黄土一起孕育了我们民族早期的花样年华,哺育了长安这样民族文明圣殿般的城市。在唐代诗人眼中,她是一条荡漾着诗情的清澈河流。
李白畅怀歌吟:“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君子有所思行》)渭水如银河清莹,横天奔流。诗句奔放豪迈,激发我们想象秦皇故都“渭水贯都”的宏伟气象。秦代咸阳都城宫庙的布局是按照“法天象地”的思想理念进行设计和建设的。据《三辅黄图》记载:秦咸阳都城“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秦人以渭河象征着天上的银河。银河又称天河、天汉。冬季初夜,银河横亘天际,各个星座分布于河中及其两岸,璀璨夺目。地面上,渭河东西横穿咸阳都城,南北两岸宫庙台苑建筑错落有序,与天上银河星座上下交辉,垂直相映。此时,天与地融为一体,天上的群星与地上宫殿交相辉映,时空达到最完美的结合。这种“法天”布局使秦都咸阳成为具有磅礴气势与瑰丽景象的宇宙之都,充分表现出大一统的秦帝国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的不可一世的绝世风范。真是妙极!两千多年前,秦人生息劳作于渭河岸边,既仰望天空,又脚踏实地:既玄思妙想,天上地下一体化思维;又埋头苦干,将宏伟蓝图构筑于大地之上。千载之下,令我们佩服,令我们赞叹!
唐时的渭水是清亮可口的,是可以与名泉媲美而汲来煎茶的。
唐元和六年(公元811)
清清的渭水――“清渭”,在唐诗中是个常用词。请看:
“东流清渭苦,不尽照衰兴。”(李商隐《幽人》)
“渭水波摇绿,秦山草半黄。”这是说渭水碧波荡漾。(张祜《华清宫和杜舍人》;此诗《全唐诗》一作赵嘏诗、一作薛能诗)
“中条全离岳,清渭半和泾。”(贾岛《送殷侍御赴同州》)
“人从清渭别,地隔太行馀。”(贾岛《寄李輈侍郎》)
“远山秦木上,清渭汉陵前。”(贾岛《京北原作》)
……
从盛唐到晚唐,这么多诗人歌咏这“清渭”――清清的渭水,难道是偶然的吗?
唐代的诗人啊,你们真幸运呀!可以亲近一条绿波摇荡的渭水,这母亲河也激发了你们的诗情。
俱往矣,不忍说今朝。
我不忍把渭河你遭污染、被抽干、状若断流、气息奄奄的惨状形诸笔端,自然,也不苛求今天的诗人能歌唱出赞美你的诗篇。
我不忍说:这秦川大地若失去渭河,将呈现一派如今日罗布泊般的荒漠景象,西安也将沦为小河墓地般的遗迹!
使人看到希望的是,国家启动了渭河治理工程。我祈盼这姗姗来迟的治理能够达到预期目标,让渭河重现她绿波荡漾的母亲河风采,重现她“渭水贯都”、“横天流不息”的泱泱气派。
到那时,我们又可以汲渭水来煎茶,秦巴名茶“渭水煎来始觉珍”,这才是最珍贵和最值得珍惜的呀!
(张家成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