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分化型甲状腺癌及其转移灶具有一定的摄131I功能,因而可以利用131I所发射的β射线对癌组织进行破坏,达到治疗目的.
【适应症】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转移灶、手术后复发或术后残留肿瘤,以及因故不能手术的局部病灶,经检查有摄取131I功能,一般情况良好,WBC不低于3.0×109/L
者,宜选择131I治疗.
【禁忌症】与131I去除治疗相同.
【治疗方法】
(1)病人准备:
1)手术切除原发灶和131I去除残留甲状腺组织.
2)停用甲状腺激素(T4
4~6周,T3 2周).最好在治疗前5周停用T4,改服T3
3周,然后再停用所有甲状腺激
素2周,让内源性TSH最大程度增高(一般要求TSH>30μ
U/ml,但有少数病人TsH则明显增高).
3)忌碘4周.
4)测定血清T3、T4、TSH、TG、TGA和口服
74~185MBq(2~5mCi)131I
48h后进行全身显像.若全身显像发现有功能性甲状腺癌转移灶时,方选择131L治疗.
(2)治疗步骤:
1)从服131I前2d开始至服131I后1周,常规给予强的松10mg,一日3次.服131I后嘱病人多饮水,及时排空小便;经常口含维生素C,促进唾液分泌.
2)治疗剂量,一般根据不同转移部位给予不同的131I量,即甲状腺床有残留肿瘤者3.7GBq(100mCi),甲状腺外软组织转移者5.55~6.48GBq(150~175mCi),骨转移者7.4GBq(200mCi),肺中滞留量高者,剂量酌减(48h不超过2.96GBq,即80mci).
3)甲状腺激素的应用,对保留有较多剩余甲状腺组织者,于服131I后1周开始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一般甲状腺片40mg,一日3次).对甲状腺已基本去除(摄131I率<5%)者,则于服131I后24h开始,按“饱和剂量”方案给予甲状腺激素,开始剂量大,以后逐日减量,旨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抑制血清TSH和纠正甲低.成人甲状腺片逐日剂量按如下次序安排:240mg一日3次、120mg一日3次、80mg一日3次、40mg一日3次等.合并心脏病或老年体弱者,不采用“饱和剂量”法,一般仍按常规替代治疗.
(3)治疗效果判定、随访和重复治疗:
治疗效果判断标准,74~185MBq(2~5mCi)131I全身显像发现转移灶摄取131I功能完全消失为治愈,部分消除为好转;与治疗前比较无变化或有新的转移灶发现为无效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