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谈《蜗居》

(2010-02-08 20:32:24)
标签:

蜗居

观后

点评

朋友

半瓶水

分类: 随笔

四谈《蜗居》

   《蜗居》的话题结束不了了,实在是朋友们的留言点评太精彩,太叫人舍不得丢下。

   今天一天没上网,逛了一天商店直到晚上八点才回到家里累得精疲力尽。想到今天圈子里没人值班,必须去圈子里把今天的文章管理一下,所以一到家直奔电脑,打开博客就看见了那名80后的新浪网友又来留下了大块文字。这位下一代的小朋友虽然称呼我为‘空空姐’,称呼我的博友弟弟为‘羊伯’(因为不能直接回访这位可爱的小朋友,就只好在这里给我的小朋友留言了:小朋友,因为我QQ名字叫空空,所以很多朋友就叫我空空,一些晚辈直接叫我空姨,弟弟妹妹们叫了我空空姐,我早已经过了天命之年,当80后小朋友的姐姐很是荣幸和高兴,但是叫俺弟弟为‘伯伯’,叫俺为‘姐姐’这就乱了辈分了,O(∩_∩)O哈哈~)。在这位80后的留言中,我似乎感受到下一代的成长和成熟,至于我们这代人对于80、90后们的一些担心真的大可不必,我再一次想起了汶川地震中上百万救灾战士和志愿者们,他们当中绝大多数在25岁以下,这些80后甚至是90后们,在民族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不拍流汗流血甚至不拍牺牲生命,这些曾经是娇生惯养的独身子女们,他们一样会是我们民族的希望也同样应该是我们的骄傲。

    我继续把部分博友们的点评(按时间先后)复制在这里供我永久珍藏和学习,同时真诚地谢谢这些朋友们。

 

 

九月草2010-02-05 17:58:10[回复] [删除] [举报]

《蜗居》没看也不后悔。不过你的朋友的点评也有代表性也够精彩了。那个每月800元收入的大学毕业生生活也够艰难得了。没办法他的月收入被平均了。住房完全市场化是错误的由于廉租房的欠债使许多人居无定处,现在国家开始重视了不过需要时间,而且众人还需要预防“掠夺者”。大家的争论给电影的出版商带来了利益。真是,狗屎也能借大家的力量赚钱

我的绿草地2010-02-06 09:13:29[回复] [删除] [举报]

现在买什么都容易,但只有房子买不起!其实年轻人应该换个活法,前半生租房,后半生有条件再买房,咱们也是后半生才有自己的房子的啊!早早当上房奴,这一辈子都不开心。
 

溪边晓叶2010-02-06 10:03:30[回复] [删除] [举报]

才女,谢谢你收集了大家的评论,听到许多正义的心声,之前我听说,有年轻人还很羡慕海藻,佩服宋思明。
很久都没看过连续剧了,此剧之所以吸引我,实在是在宋的身上看到太多我前夫的影子,按说我应比那个宋夫人还有气,他不承认有小三,还说了我一堆不是,当宋太说:“你不要在无情之上再加上卑鄙”时,我心里也有那样的感慨。只是从另个角度想,我愿意给他足够的“借口”离开我,这样他会平衡好过一点。
我也写了评论,主要是从信仰的角度看待人、事、社会等。人都有向善的良心(神给的灵),也同时都是自私的罪人。这样看人就平和很多,不会完全否定什么人,也会看到自己的问题,知道所有人都需要被救赎。

真正的蜗居是什么?人身处小小地球,从浩瀚的宇宙来看是蜗居;人无穷的渴望和欲念置身于有限的肉体之中是蜗居;灵魂被物欲、情欲、私欲麻醉、捆绑是蜗居,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为自己、为今生、为必朽坏的躯壳而活是蜗居。真正的蜗居不是居家空间的狭窄,而是心灵空间闭锁,与神隔绝;真正的蜗居是一种生活状态:只知有今生,只在乎当下,只信看得见的,只追求实用的;真正的蜗居是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唯物主义、存在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虚无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大杂烩对人的辖制。

说到信仰,我们目前可能在两个世界对话。
 

老狐狸2010-02-06 11:50:56[回复] [删除] [举报]

看过几集,说事关于房子的事,可我看是乱搞男女系的。那么个贪官倒赚了妇女不少的同情。
 

远离网络2010-02-06 13:34:00[回复] [删除] [举报]

国家房产得改革,别让一套楼房消灭一个百万富翁...
 

阿超2010-02-06 22:32:37[回复] [删除] [举报]

姐别太认真了!看电视剧千万不可太认真,如今利益驱动,有多少真实可言?,《蜗居》我也看了,《蜗居》里描述房子涨价和现实是一致的,就我们这里的情况来说,现在买一套同样的房子,二年前可以买两套,《蜗居》这一炒作,房价直线上升!呵呵!《蜗居》是不是给房产商做房产推销啊!?
 

北京月季2010-02-07 01:43:54[回复] [删除] [举报]

这么热闹,我没有看,怎么发言啊?
我知道,在北京,房子太贵,很多孩子都是靠老人,一些很优秀的学士硕士,留在北京工作,因为不是北京人,没有家可以依靠,买不起房子,对象也不好找。
 

马兰黄羊2010-02-07 16:00:42[回复] [删除] [举报]

空空姐的三谈《蜗居》;朋友们的热评《蜗居》,说明了一切——房子,就业,二奶,贪官等社会现象,就在我们身边。
上大学,就会面临着就业;结婚,就面临着买房子;二奶,可以直接致富;贪官,可以任意支配社会资源。蜗居反映的这些现象,肯定会激荡每个人的心声。
我们现在不是需要鄙视、谩骂和谴责,而是需要反思更深层的实质。道德的是非,连小学生都能评判。我想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时下“贪官”不可恨?反而许多人还羡慕?
2.为什么“二奶”令许多年轻人趋之若鹜,反以为荣?
3、为什么我们芸芸众生需要老少三代人为一套房子去打拼一辈子?
4、为什么现在的道德评价体系会如此多元化?
现实社会告诉我们许多:不努力也可以获得成功;不学习也可以致富;只要当官就可以拥有财富和地位;只要有钱,道德,法律,官场,商场,都可以搞定!
在一个金钱至上,享乐至上的价值观,世界观的统治下,良知,正义,仁爱等等,显得多么渺小。
 
  • 新浪网友2010-02-08 15:08:55[回复] [删除] [举报]

    俺是懒人,很少回帖,也曾注册过用户名,久了不用也就忘了。俺喜欢看有意义的博客,比如半瓶水,这个名字有内涵,我喜欢!空姐不空,谦逊、诚恳、包容且执着,文字清新不做作,有思想有追求!赞~
    看到姐姐关于《蜗居》的评论,酣畅淋漓,很是过瘾,所以忍不住大放厥词,呵呵,姐姐抬爱,妹妹在此谢过!又见众多长辈高论,心痒、手痒,再愤谈一番吧!试着回答羊伯的问题:
    1、“贪官”不可恨,这是谁的观点,“许多人”的吗?“许多人”能代表多少人,什么阶层的人?嘻嘻,包括羊伯不?
    2、有多少比例的年轻人对“二奶”趋之若鹜、反以为荣了?什么层次的年轻人会这样做?嘻嘻,包括羊伯的子女不?
    3、什么驱使老少三代人为一套房子去打拼一辈子?虚荣还是真的需要?没有人追捧有高房价吗?这是双方的问题,国家个人各占一半。
    4、不管如何多元化,假丑恶终不能战胜真善美!社会评价多元化,个人就没有选择了吗?
    一方面专制、腐败、贫富两极化、权贵官僚资本主义……确实存在,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另一方面载歌载舞、国泰民安、一片和谐融融的粉饰太平……这是怎样的一种背离,这就是我们的现状。作为80后,俺们可能比羊伯伯更能体会到这种尖锐的矛盾冲突,心中的激愤更是汹涌澎湃,好友相聚也是必谈国势,也正是如此,俺们才更需要冷静,只有冷静地审时度势才能让自己更好的在这样的社会生存。
    (字数限制,只有分成两半了)
  • 新浪网友2010-02-08 15:09:26[回复] [删除] [举报]

        为什么说国人的思想堪忧,因为大部分国人都是人云亦云,能够冷静独立思考的人不多。比如《蜗居》,正是迎合了大部分人对现状(房子,就业,二奶,贪官)不满的情绪,这大部分中的一部分认为《蜗居》揭露了阴暗面,貌似针砭了时弊,就像当众扯下了和谐的遮羞布,发泄了也就畅快了;另一部分则是价值观有问题者,比如推崇宋藻萍之流。殊不知《蜗居》就是一烂片,非诚意之作,它一方面媚俗,迎合大众口味;另一方面又遮遮掩掩地粉饰,拍腐败的马屁,呈现一种扭曲的价值观,就连房奴这样的问题也一再强调是购房者自己虚荣,试图将双方矛盾完全推给个人。更不用说,台词粗俗、鄙陋毫无文艺性。
    空空姐是难得的知音,可贵之处在于有自己的思想。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见仁见智亦可见高低!《蜗居》之流不过是饭后谈资,可通过讨论折射出的思想问题确实不可小视。不管现实怎样,俺们无力改变的情况下,应该更多的思考如何更好的去调整适应,这种适应绝不应该是羊伯口中的“许多人”,妹妹也相信这样的“许多人”并不是社会的主流,有更多的有思想、有主见、有能力的年轻一代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扎扎实实的贡献。何况,还有很多空空姐那样真诚、独立、善良的长辈提携帮助!历史会证明真善美才是王道!
      最后,说一句羊伯伯,俺可不是故意找茬啊,嘻嘻,就事论事而已!新年快乐啊!再多一句话:就是贪官也是需要学习的,没有什么不努力就能成功的!!哈哈
  • 未匀_蜀人2010-02-08 20:49:15[回复] [删除] [举报]

    《蜗居》的一集我都无法看出兴致,因此也就半集都不能看完。
    我的生活现实是:妻子已退休六年;我还有三年退休;儿子去年8月开始工作,也21足岁多了;可是我们做家长的长年积攒,大概只能买一间新房的厕所。
    这就是真正的《蜗居》现象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