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亲(十六)

(2007-06-15 15:53:10)
标签:

父亲母亲

纪实连载

分类: 纪实系列
                    父亲(十六)

 

这次事件过后外婆想了很多,知道母亲已经长大而且长得漂亮招人眼,又是孤儿寡母的受尽别人欺负。外婆没有儿子,一直想挑个好女婿养老送终,在这样的情况下,干脆认可了父亲对母亲的示好。至于我父亲和母亲在这次事件之前是不是已经心有所属,我想父亲是有的,母亲开始可能是不在意的,但是父亲的英雄和威武母亲是非常崇拜的,关键的时候父亲保护了母亲使她免遭欺凌,我的母亲很感谢父亲而且有了那种依赖感,感觉到嫁给父亲可靠安全。在那种战乱还没彻底结束,一切都很混乱的年月,外婆对找个能依靠得住不受别人欺负的女婿已经上升到嫁闺女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虽然母亲有文化又漂亮,父亲比母亲大六岁而且结过婚,但是有了父亲这样的阳刚威武英雄的女婿,外婆也有了依靠感和安全感。

就这样母亲嫁给了父亲,事实上是父亲在河南安了个家,外婆和小姨一直和我的父亲母亲生活在一起,那时我小姨只有十来岁,解放后一直在我家上到大学毕业分配了工作成了家才离开。后来的几十年外婆一直对我们姊妹几个担当起了本来是母亲应该担当的责任和辛苦,直至到八十多岁去世。

母亲和父亲结婚后就参加了区政府成立的土地改革领导小组,正式参加了革命工作。之后在和父亲共同生活的几十年中,母亲一直牺牲了自己的专业和爱好做着父亲的附属品,母亲的工作和事业一直随着父亲的工作调遣而改变,尽管后来母亲成了市一级的劳动模范,并被市一级的新闻媒体报道供大家学习,母亲的工作仍然是跟着父亲调遣而改变,我们姊妹也是跟着父亲的频繁调遣而转学。

我小的时候,知道母亲有一把小巧玲珑的手枪,母亲说那是一次剿匪战斗中缴获的,后来母亲提出了申请想要那支自己喜欢小手枪,经过组织研究母亲拥有了它。我看见过多次母亲擦那把象玩具似的小手枪,旁边放着两颗子弹,母亲擦得铮亮之后就用一块红色闪亮的缎子包着那枪,我曾经打过那块漂亮的红缎子的主意想扯成发带扎头发,但是一直没敢动手。母亲说,土改的时候土匪还没剿净,留山到县城那条三十里的山路曾经牺牲过不止一次走夜路的干部,母亲进城开会就手提着这把小枪给自己壮胆。

母亲真正用上这支手枪只有一次,那次她进城开会回来的晚了,别人劝她明天再回吧,母亲凭着自己平时就胆大没同意留下,自己连夜往回走,在一个山沟拐弯的地方,忽然背后有人上来勒住了母亲的脖子,母亲正提着上了膛的枪呢,紧急情况下就扣了扳机。因为天黑,那人没想到母亲有枪而且还开了枪,松开母亲就跑了,从脚步声中母亲听出是两个人,母亲自己就软软地坐在地上起不来了,直到远处听到了枪声有人赶过来接了母亲回家。母亲那支枪直到文革开始后上面下来政策不允许干部持有枪,我的父亲和母亲才一起把上级给自己配备的枪上缴。

其实,父亲带兵打仗是很英武的,但是在儿女私情上属于比较粗线条那种。母亲身体比较娇弱,几十年来父亲从来是以自己的工作为中心,父亲年轻的时候身体好,所以不太理会和理解母亲那种对身体细心的呵护。那时母亲睡眠不好,父亲就会说:那多好啊,正好可以多做些工作,我想睡不着还不能呢。在后来母亲接连二三地生下我们姐弟五人之后,都是交给外婆照看,甚至象找奶妈,开家长会这些事情也多是外婆操心,母亲在短暂的休息之后就轻松上班,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我的外婆充当了我们的父亲母亲。

父亲就这样在自己战斗的地方找到了自己的爱,安了自己的家。解放以后,父亲被调到河南省南阳县任组织部长。

仗打完了,天下太平了,父亲好像更忙了,父亲永远没有自己的时间。难道繁忙的工作能使父亲忘记了远在晋南老家天天想夜夜盼的白发亲娘?难道温馨舒适的新生活能使父亲忘记自己留在老家的亲骨肉?难道和平安定的生活能使父亲忘记那些和自己一同出生入死的战友和乡亲们?当然没有,父亲日夜都在想他们念他们梦他们,终于,1956年,父亲回到了家乡。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父亲(十四)
后一篇:父亲(十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