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半瓶水
半瓶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519
  • 关注人气:8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亲(十四)

(2007-06-11 15:02:12)
标签:

父亲

纪实

连载

奶奶

家信

分类: 纪实系列
 父亲(十四) 
正在父亲轰轰烈烈地支前剿匪建立新政权的时候,我的奶奶望眼欲穿地在山西老家等待儿子的消息。父亲跟随部队一走再也没了消息,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 一些跟随部队走的村民开始陆续回村,当然,那些有的是被打散了的国民党士兵,有些是打仗开小差回家的,也有一些其它原因回家的。总之,别人家的儿子有回来的,自己家的儿子不但没回来,一点消息也没有。奶奶认为自己的儿子肯定是打仗牺牲了。奶奶开始是每天到村头父亲走的那条路边等,后来是每天坐在那里哭。
大伯就和三叔商量,说:“娘整天这样哭可不行,眼睛已经哭坏了,身体再哭坏怎么办呢?”两个人就商量了一个办法,第二天,奶奶正在灶边烧火做饭,大伯忽然大叫着跑回家来:“娘,收到一封信,看看是谁的?”三叔一把枪过来说:“二哥来信了!”就给奶奶念了那信。从此以后,每过一段时间,就能收到父亲一封信,奶奶也不再哭泣,因为信中儿子告诉她,仗快打完了,打完了仗就回来了。
那些信,全是大伯授意三叔写的,全是骗奶奶的假信!这些三叔伪造的假信直到有一天收到了父亲的真信才结束。

     父亲在河南省南召县留山区当了区长兼党的区委书记,由于前方战斗还没结束,深山老林匪患猖獗,支前任务和剿匪任务都异常繁重,父亲日夜在刀尖枪口上过日子,所以就根本没有机会也没有合适的途径给老家的奶奶传递消息。等到终于把大股土匪基本平定,父亲能够喘一口气的时候,父亲终于给老家写了第一封信。

     父亲的这封信是村公所拿给奶奶的。这可真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但是,我的奶奶收到父亲这封信的时候并不高兴,因为此前,奶奶一直收到三叔伪造的父亲的假信,奶奶一直以为儿子就要打完仗回家了。村公所拿来的这封父亲的亲笔信中,父亲不但没有要回家,反而已经当了一个遥远的山沟里的地方官,最要命的是,父亲在这封信中不仅仅是向自己的母亲报告自己仍平安的活着,更重要的是奶奶感觉到自己的儿子根本就没打算打完仗回家,最要命的是父亲在信中还提出了要和兰的娘解除婚约。

      奶奶彻底绝望了,儿子不回家了,儿子不要自己的娘了,儿子连自己媳妇也不要了,这还算什么家?奶奶脾气也没地方发,打父亲也不知道父亲在哪里,只好看着儿媳妇,觉得只要儿媳妇在,儿子就会回家。但是,村公所出面做工作了,奶奶不能不听政府的话。后来我分析肯定是父亲给老家组织上写了信,请求帮忙,老家的村公所,还不都是父亲一起战斗过的哥们?

      后来我追问过兰姐,兰姐给我描述了她娘离开B家的情形,我不知道兰姐是自己记住了那场面还是长大以后别人给她描述的,因为那时兰姐大概只有三岁左右,总之兰姐给我描述的异常清晰。

      奶奶自己坐在院子里的磨盘边哭,兰的娘一手提一个包袱,一手拉着兰的姐,来到奶奶面前,兰的娘哭着说:“娘,我走了。”

      奶奶没有抬头,仍自己在擦眼泪,奶奶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兰的娘就忽然跪下了:“娘,我走了!”

      奶奶仍然一直在哭,一直没回头,甚至没有伸手拉起兰的娘,也没有扭头最后看一眼自己那个大孙女。兰的娘自己对着奶奶磕了一个头,慢慢站起来,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我想,奶奶没勇气回头再看看她的孙女和儿媳妇,儿子不要家了,儿子不回来了,儿媳妇能不走吗?奶奶怎么也没想到终于不打仗了,终于和平了要过安稳日子了,儿子倒是连家也不回了。

      兰姐告诉我,奶奶在世的时候,一直看着她怕她娘来看她,也一直不告诉她有关她娘的事情,但是她从小就知道自己的娘。她娘走后又嫁了一个弹棉花的,接着又生养了五个孩子,倒是真正过起了男耕女织的安定日子,不幸的是后来得了癫痫病,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父亲终于走出了从十五岁就强加于他头上的包办婚姻的枷锁,安心轻松地在留山当起了父母官。也就是这时,母亲走进了父亲的生活。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