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啃老”切莫成为中华特色

标签:
学历愈高工作条件挑剔薪酬期望高失业率越大家长有责教育 |
分类: 精彩草根一言堂 |
“养儿啃老”切莫成为中华特色
山路水桥今天(注:2曰27日写的草稿)在《团结报》上看到如下的【台岛万象】说的是“台岛年轻人,学历愈高,失业率越大——受教育程度高,对工作条件比较挑剔,加之没有家庭经济负担”。
这使山路水桥我记起了两年前曾经写过的一篇《“高也成,低也就”方显名校生就业优势》中说到过的情况。
看来大陆、台岛在这一方面也有共同特色:孩子找不到好工作,就“啃”老。而家长也宁愿被“啃”,非要让孩子找个好工作不可。
应该说名校毕业生、高学历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具有绝对“强大”的优势,但是由于他们本人和家长对于“目标企业层次的要求”和“薪水的要求”有了很多不切实际的期望,所以名校毕业生、高学历毕业生就业问题与一般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反倒变得一样地不乐观,甚至更严峻。
在该文里,我毫不夸张地说,名校生就业难的现象,在根本上是学生与家长自身的问题——“不善于经营推销自己”:
市场那么大,你却只注意眼前一个小小的角落;
竞争那么大,你却不肯放下自己那高高的要价。
我当时就对名校毕业生和家长们说:谁也不会怀疑你们的知识和能力,谁也不会在招聘时故意冷落你们,只有当你们在就业问题上能够
●●掌握“高也成,低也就”的原则;
●●忘记自己是“名门望族”的身份。
的时候,你们比一般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出路上的优势,才可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否则就真的很难说了。
非名校毕业生的实力比你们确实可能逊色一点,其实可能也就是逊色那么“一点”。但是,由于他们头顶上没有“名门望族”的光环,没有太高的薪金期望,倒也打拼出了一片广阔天地。
当时有些家长根本没有正确理解我说的意思。
家长们在孩子报考大学时研究热门专业,高薪酬专业,出发点是无可非议的。
我在2007年初确实在《今天我们为什么读研》里说过“如果读名校、读研、读博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就业,就是为了薪酬,可能反倒为将来的就业问题出现困难,埋下了不该有的伏笔”。但是我没有说过“读名校、读硕、读博就是为了将来找一份差的工作,低薪的工作。”
面对不断地在变化的情况,有家长发誓要帮孩子找一份好工作,“如果找不到好工作,我宁愿养他一辈子,我又不是养不起”。
我非常佩服这些牛人家长有“魄力”、有“气度”!但是我还是要对这些高学历、高薪的家长们说,千万不要发誓“养一辈子”、被“啃”一辈子。使不得啊,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你的一时糊涂,将会“害”了孩子一辈子!
中华民族的传统是“养儿防老”,虽然今天老人可能有了较好的社会保障,不太十分依赖儿孙们了。“养儿防老”的观念是要改变了,但是千万不要改变成“养儿‘啃’老”——这个话对台岛同胞说,也对大陆同胞说,
台岛年轻人:学历愈高失业率越大
http://www.tuanjiebao.com/2010/3-1/1116.shtml
受教育程度高,对工作条件比较挑剔,加之没有家庭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