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以及差异性
(2020-03-05 21:00:02)
标签:
永恒差异性思考 |
分类: 思想笔记随笔系列 |
1、关于永恒的意义
“比起那些坚持每年谈一次恋爱的人,我的牺牲大的太多了。”曾经有个诗人说起自己的家庭,他说,像我这样一个有才华的人,却明知道什么是激情,是欲望,却还能满足于手上拥有的这一小点东西,磨烂在柴米油盐中找到一丝亮光,这才是才华。破坏比坚守容易的多,能在柴米油盐中,坚持下来的诗人,都是有信念的人。
所以,我觉得,无论感情的永恒也好,婚姻的永恒也好,最终决定质量的都是个人的信念。最终收获的也是对生命祥和,平静的充分理由。一个人,对永恒的追求越强烈,就越能坚守平庸的日常。也说明此类人的创造力高人一等。
那为什么要追求永恒呢?因为永恒是人性追求美的最高形式,这是普遍性的共识。人的敌人只有唯一的一个——自己。
2、差异性决定管理方式
差异性是最终决定管理方式的基本底线,人少的社会和人多的社会,管理上不一样。这个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举例说明,从大到小来推论,一个四口之家和一个四十口之家,这之间的管理必然也很不相同,四口之家,可能就很容易民主,也不容易造成偶像崇拜。比如,北欧像瑞典这样的国家,国民生产总值高,人均红利大,相反人与人之间并不热情,都各自保持各自的距离,包括亲人之间也保持独立的空间。而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在批判人情冷漠,实际上我们的人情远远大于北欧很多富裕国家的人情互动度。
可以预见的是,社会的生产力越高,福利越好,人情的冷漠度越大,为什么呢?因为冷漠和独立是接近的。所以,这其中就看各自对生活的理解了,中国有句古话,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也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常态,人的素质越高,越容易独立,也越容易形成独立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