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祝贺《圭臬》创刊号出刊

(2015-07-12 23:40:55)
标签:

《圭臬》

成都

诗歌

记存

感动

分类: 阶段性重要作品.原创

祝贺《圭臬》创刊号出刊

祝贺《圭臬》创刊号出刊

 ————————————————————————————————————————————————

钱旭君

     四川成都的诗友易杉,是我一直很欣赏的一位诗人。最近易杉兄主编的民间诗刊《圭臬》创刊号出刊了。我陆续收到易杉兄从QQ上发我的电子稿和相关资料,深深地被这位诗人的执著打动。他说,这不是执著,是命。我不知道这是从哪里来的一种坚定。当明晓生命原本孤寂的时候,可能唯有诗歌和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不是为谋生计的工作)才能慰寄生之苦涩。

     2010年时,我曾一路从昆明到成都拜访过一些诗人,其中《圭臬》诗歌的朋友们,李龙柄、黄啸、易杉等都曾拜访过,并在一起愉快的谈过诗。我记得那时候闻听易杉兄正在训练“诗歌意象”,当时我就很震惊,心想这是一个怎么执著的人。所以一直对易杉兄印象深刻,并且心怀敬意。

    2013年,我无意中读到易杉当时的一首新诗——《玻璃蚂蚁》。读完后,因为特别有感触随手写了一段读后感,全文如下:

    “读此诗第一感觉是这里面的情感有脆弱,有痛楚,但是更多是自醒后的觉悟。如是,感情如此饱满,却只能空对长空挥洒自己的爱。这绝对不是靡靡之音,这是一种人性化的领悟,似乎彼岸离诗人已经不远了。记得泰戈尔有句诗:人接近谦卑就接近伟大。虽然我不能以此诗说诗人易杉就是伟大的,但是他抓住了一些高贵的品质,并理解了如何才能通向彼岸的方向,这是值得欣慰的。阿弥佗佛。

    这样的诗歌一旦读进去,让此时匍匐于电脑前埋头不知方向的你我,有了一丝希望。我记得易杉曾经给紫月诗群写过一个诗评,里面有一句话大致意思是“诗人是在绝望中找到希望,他们在痛苦中找到生命的底色。”无疑,我此时有些激动,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没有其他东西可以替代。感谢易杉为世界奉献了这首诗歌。“谁都不是一座孤岛,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英国玄学诗人约翰·邓恩一段著名的布道辞。)”

    是的,正如易杉的《玻璃蚂蚁》中的诗句:玻璃蚂蚁有\蓝色的\心脏\它活着\为了\跨越肉质的栅栏。.......所有的秋天\我是小的,\但我\拥有所有卑微的\剩余。易杉是诗人,也是个居士,2010年我在四川拜访四川诗歌圈的时候,曾经有幸和易杉等诗人畅谈过诗歌。这些停留在记忆中的瞬间,在地球的时间里曾经发生过,所有这些事,都是小的,但是我们拥有过卑微的剩余。

    《圭臬》这本民间诗歌诞生了,仅仅是一本民间诗歌而已。但是它是大的,因为这其中凝聚了易杉和几位成都诗人的时间、精力和朝圣者的心。有时候,诗歌已经不仅仅是一句句分行,而是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为诗歌做的事和一次次深夜的绝望,和从知己这那里反馈来的感动。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歌友谊,就是一种战友之义,更是一种知己之情,我在距离成都几千公里外的浙江富阳遥祝易杉兄主编的《圭臬》能留住诗义、诗情,让受泽于其的诗人朋友们抱团取暖,即使一千次,一万次深夜的绝望,也会因为被这些弥足珍贵的诗歌之情消融,与这个颠倒黑白的世界和解。

 ————————————————————————————————————————————————

附易杉2013年诗歌《玻璃蚂蚁》:

 

玻璃蚂蚁有

蓝色的

心脏

它活着

为了

跨越肉质的栅栏。

 

我把许多借口

变成咳嗽,

仿佛被抽打。

 

饮马河

只留下独木桥,

我不可以推开

青草的

月光。

 

所有的秋天

我是小的,

但我

拥有所有卑微的

剩余。

 

祝贺《圭臬》创刊号出刊

祝贺《圭臬》创刊号出刊

祝贺《圭臬》创刊号出刊

祝贺《圭臬》创刊号出刊

祝贺《圭臬》创刊号出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