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确实会磨砺一个人,为了获取更好的利益,人会妥协,做出让步,然后把情愿出卖给不情愿。这不是真正懂得什么是圆润,更多是一种交易。身上有傲骨的人总是难以入土为安,却能在红尘逆流而上,或许还能做到舍身取义。这是愚笨的聪明人,这些人或许人生坎坷,一生都在风雨中飘摇,却能够获得比常人更多的生之体验。宿命也就成就了踌躇的生命。
今年的除夕比较清冷,饭菜依然是往年的满满一桌子,人也依然是挚亲的几个人。也不清楚少了什么,让心不能得到满足。去过一些城市度过除夕,在城市里过除夕会更加清冷,除了子夜的鞭炮声之外并不能感觉到太多的年味,而乡村的除夕却总是带着泥土的气息,热闹而亲切。只是今年故乡的除夕鞭炮阵阵,却少了几份以往的亲切。热闹的鞭炮声中,我坐在电脑边打着字,缺了的那一角也只有用写字能填补。热闹中的清冷才是生活的底色。
很多次,我被温暖的棉被包裹着,脑中回放着走过的38年时光,有一些后怕,也有一些得意,更多还是一种对未来的迷惘。睡觉中的清醒是可怕的,它总是提醒你是活着的。当身体不需要地心引力之支撑的时候,聪明人有了更多的力气集中精力去思考一些关于站着时候的事。如果用杞人忧天或是庸人自扰去评论这种经常发生在我身上的问题,一点也不足奇,只是思维的流动更能解读出你一个人的历史,聆听到你一个人的体内骨头的吱嘎声。
当身边所有的人,都拒绝严肃的去思考的时候,我们就陷入了魔幻的时空。严肃的思考并不是天经地义的真理,但是人只有拧紧自己的发条,才可能清楚的把握前方的坐标。你可以是舵手,也可以是海水,更可以成为那一场暴风骤雨。暴风雨中的海水不冲垮舵手就失去了它的价值,沉默前舵手留下的预言也将成为下一代舵手的方向。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十个字的作者想来也是常怀千岁忧的,不然他就不会懂得忧虑之后的旷达。思维的郁积始于人脑的聪明,却往往解于一草一木的慧根。此时,临近7点,窗外依然鞭炮参差不齐的热闹着,心中那一份无言的失落带来的郁积随着汉字的走动忽明忽暗,终将飘散在尘世的喧闹中。2015.2.1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