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未央文学》网络选刊(第215期)

标签:
转载 |
分类: 记录.网络.转载 |
《未央文学》,文学双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2222-9272,由未央文学杂志社编辑出版。以现代诗歌为主体,兼容散文诗、古体诗、散文、随笔、小说等文学体裁的国际性大型文学刊物。投稿信箱weiyangwenxue@163.com
网刊散文编辑:翠薇
未央诗歌
本期主持:九十九道弯
包苞的诗
◇
斑鸠
在斑鸠鸣叫的地方
没有人知道它的叫声是最早的诗歌
甚至没有人知道,这灰头灰脑的家伙还和爱情有关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在水边,我问一对情侣
“你知道斑鸠吗?”
男孩子想了想说“知道。斑鸠的肉最好吃!”
在乡间,做一个幸福的赖床人
光线穿过老屋屋顶的漏洞,温暖
也穿了过来。黑暗的退却似乎心有不甘
但鸟儿,已经把自己的歌声
挂在了树枝上。面对渐渐蓬勃的光芒
我并不想即刻就睁开眼睛
我要枕着旧梦,听时光在一粒粒鸟鸣中炸开
看从天而降的光柱,如何照亮墙角的米缸后
又为桌台上的菜坛子涂上黄金的光芒
当它温软的触角,也划过我的额头
我就是一个幸福的赖床人
在等阳光漫上台阶,早餐送到床头
一生中,唯有母亲不赖床
他一生都在为我们赖床做着奉献
源文档: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d22160102elk3.html
雨水,故乡那些锄犁在返青中出走
◇
此时,万物萌动。坐在温暖如春的列车里
车窗外,全是返青的声音
上周倒春寒,火车撵着鹅毛般雪遍地招摇
夜行郴州,风雪似刀削脸
当再次随列车一路南行,好雨跟着鸿雁来
车窗上,全是好奇的眼睛
火车从长江穿行到珠江,透过透明的船火
蛰虫忙破土,风在发芽
杜先生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这雨,让霾的城乡等得好苦
雨水庄稼血,没有了不得。故乡那些锄犁
在返青的春语中,纷纷出走
源文档: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7d25b30102e4ja.html
当我老了
◇
当我老了,我想和你回到老家的
庭院,静静地晒晒太阳
帮你修修指甲
帮你从里屋找出老花眼镜和外套
烟,不准你再抽了
酒,也不准你再喝了
无事时,我们就去村庄里转转
要牵手,或搀扶,不可以一前一后
去看看炊烟,牧童,田畴
……如果我先你去了,你找个伴吧
如果你先我去了
我会坐在陈旧的时光里
翻一本同样陈旧的像册
回忆你所有的好性格与坏脾气
以及你一生的光辉与黯淡
然后,安静地等着你来把我接走
源文档:
无论(组诗)
◇
无论风吹向哪里
我始终无法将那扇门关闭
风不是从外而来
漩涡发自内心,拥挤
抹不去生活的锈迹
木质的风铃,象征一种过去
死不低头
从早晨醒来,又瘫软在行进中
必须举起身体,任落叶窸窣
方向,在失去你之后
已独自回去
沿着来时的路,更加崎岖
像另一次出生
无论风吹向哪里
不外乎倾听一双手将另一双手
毁灭
然后,与风对峙
无论你扯出哪只萝卜
当春天被冬天捂热
你醉了
因为那一次田垄,绿油油的风
正中下怀
还有什么可以被一而再种下
孤独
当居所容下黑夜
你也可以收留,唯一
和永久
你深爱这寂寥的山丘
只能葱郁的秘密,被命运割裂
被时间带走
那喘息,与气味
无论你扯出哪只萝卜
你都认输
那纯粹,脆弱,空心般的疼痛
一直蔓延至秋冬
无论我想说什么
从天桥渡过车流,灰尘被声音淹没
人群是孤独的影子
对一切控诉
像眷恋一次又一次漂泊
回家的路多么寂寞
一个人
当言语成为春天的雨水
将嘴唇的闸口打开
所有陈述,仅仅是过往对理想的追问
蜗居于夜的渡船,驶向任意白昼
我始终有残缺的黑
就像你无数次审问
除了爱,身体都已空洞得多余
无论我想说什么
都无法从梦中掏出现实
当你用我,作为理由与存在的供词
我只能用你证明活着
源文档:
我和时间碰碎
◇
有人用火把点起一盏油灯
试图穿过湿漉漉的夜雾,和湖光
在铺满落叶的丛林里建造宫殿。
“啊,残酷的太阳,永无休止。”我这么想
在山谷中,月光切开四周的寂静 ,回声
照亮我的骨骼。它来得那么轻巧。
在熟悉和不熟悉的气味中,我和时间碰碎
它已回来,在蒿草间闪着白光。一树白玉兰
从枯老的树枝上流出雪的回忆。
有人在清晨熄灭一盏油灯,日头照亮山岗
古老的大树上栖满雏鸟。它,穿过晨雾回来
沾满露珠,戴着花环,在破碎的光斑中复活。
源文档: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92b760102efnz.html
未央散文
我一个人在山坡上走,从松树林的间隙里穿过,从满坡栗毛林的枝条间穿过,从一簇簇野荆棘里穿过。我的眼睛不停地眨巴,东瞅瞅,西看看,我在寻找。我漫无目标,走得很慢,不是怕摔倒,也不是怕蛇咬,更不是怕狼啃。我在寻找一只狐狸,我怕一不小心,错过一只狐狸,它悄无声息地从我的身边溜走。
我在山坡上走,已经不是三天五天,究竟走了多少天,我也记不清楚。我也没有想记清楚,日子对我来说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找到一只狐狸。一只红色的尖嘴、长尾巴的狐狸。一只狐狸对我,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春天的一天,妈妈上坡拾柴回来,回来对父亲说:我看到一只狐狸,一身红毛、尖嘴、长长的尾巴,个子很大,有二十来斤,我以前没看到过这么大的狐狸。狐狸看到我,加快脚步走了几步,走到一个下坡时,它站着了,回过头看了我一眼,然后慢腾腾地走下山坡。狐狸看我的那一眼,是那么的友善。我突然觉得,狐狸很可爱。
我说:妈妈,山坡上狐狸多吗?
妈妈说:狐狸很多,比咱村子里的狗多。但要看到狐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狐狸是智慧的动物,它们会想办法避开人,不让人看到它们。有的白天藏在洞里不出来,有的在林子里四处溜达,还有的在河里抓鱼抓螃蟹。
那年我十三岁,我记住了妈妈的话,要看看狐狸。白天父亲哥哥都干农活,母亲带弟弟妹妹,没人管我,就我一人在家,觉得很孤独。我想起了狐狸,就决定寻找狐狸,看看它们的样子。我先到河里,我看到河里有很多鱼,有的在游,有的趴在沙滩上不动,还有的在水里吹泡泡。我还看到一只河虾,在水里一伸一缩地游,游到一簇水草边,出来一只螃蟹,钳子一伸,那只河虾就被螃蟹夹着了。
我在河里转了很多天,除了鱼虾螃蟹,啥也没看到。还有,我看到几只鸟,白色的鸟,长腿,长脖子,我知道那是老等,后来才知道,老等就是苍鹭。老等站在河水里,有时候把嘴伸到水中,在水中捞,捞了半天也没捞到一只小鱼。有时候嘴伸进水中,就捞出一条银光闪闪的小鱼,然后仰起脖子,把鱼吞进肚里。
我不想在河里转,那条小河,人来人往,有的抓鱼,有的洗衣服,还有的小孩洗澡,狐狸是不会来的。是的,我转了多少天,没看到狐狸的影子。妈妈,狐狸是不到河里的,河里人太多了,狐狸不敢来。
我从河里走向山坡,山坡上人烟稀少,只有树,只有栗毛丛,只有荆棘。它们站在那里,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绿莹莹的光。那绿,鲜艳夺目。叶子在风的吹拂下,发出美妙的声响。我在山坡上走,就像走在音乐的世界里。山野里很美,我不想呆在家里,听自己呼吸的声音。很多时候,我想听老鼠“吱吱”的叫声,我想听鸡的鸣叫声,我想听狗的“汪汪”声,可它们在我想听的时候,却没了声音,仿佛村庄是静止的。
我还看到一条蛇,一条土灰色的蛇,三角头,这是一种叫“土布袋”的蛇,毒性很大,被蛇咬着,就是治好,也会落下残疾。我们村子里的闻新,就是被这种蛇咬了一下,手指头就弯曲了。我看到“土布袋“时,它正在吞吃一只田鼠。它咬着田鼠的后腿,慢慢地吞咽,田鼠惊恐地弹着前边的两条腿,“吱吱”地叫着。
“土布袋”半截身子藏在土洞里,头一伸一伸,每伸一下头,那只田鼠就被吞进一点点。我足足看了几分钟,一直看到蛇把田鼠吞进肚子里。我看到蛇的脖子变得很粗,原来细细的脖子,突然鼓起了一个疙瘩,里面的田鼠似乎还在动。蛇吞吃了田鼠,看了我一眼,头一缩,就进了土洞。
但是,我还是没看到狐狸。
少年时代的我,性格是那么的执拗,认准的事,一定要做到。就像我现在,越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我越是竭力想实现。看不到狐狸,就越发想看看狐狸的样子。我的少年时代的每个暑假,都是在山坡上度过的。不为别的,就为寻找一只狐狸。
我在山坡上走啊走,那些沟沟坎坎,那些坡坡岭岭,那些枝枝条条,都被我踩在脚下。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想坐下休息就坐下休息。没有时间限制,没有人管我,我是独立的,我是自由的。那些山坡,那些树,那些荆棘,都为我让开一条路,让我漫山遍野地游荡。
可是,我没有看到狐狸。看到妈妈说的可爱的狐狸。很多时候,我在夜晚,都会梦到狐狸,梦到一只可爱的狐狸,出现在我的面前,慈眉善目地对着我笑。可是,狐狸只出现在我的梦中。我不知道,那是不是真实的狐狸。我一直怀疑,梦中的狐狸与现实中的狐狸,是不是一模一样?是不是真的可爱,真的那么讨人喜欢?
妈妈,狐狸真的很可爱吗?我在山坡上看不到,就想着让父亲抓一只。要是能养一只可爱的狐狸,天天看着狐狸,带着它下河抓鱼,上山抓野兔,逗它玩,那该多好啊!
有一天,我对父亲说:伯,我想养一只狐狸,你帮我抓只狐狸吧!
父亲说:狐狸不好抓,那小东西可精能着呢!再说,你见过咱村子里有谁养过狐狸,你能养活吗?
我说:我就是想养一只狐狸,狐狸多可爱呀!
父亲说:那就试试吧,能不能抓到狐狸,就看运气好不好了。
父亲带着我,来到山坡上,在田埂上找,在树林里找,在老树的洞里找,在山坡的石洞里找。父亲终于找到一个土洞,土洞在一个干涸多年的堰塘坝上,堰塘的坝已经决堤,中间冲了个大豁口,那个土洞就在坝的一边,靠着一个土坡。父亲找到两个洞口,一个洞口用一张破旧的渔网罩着,狐狸只要从后洞逃跑,就会钻到渔网里。另一个洞口用柴禾堵着,然后点燃柴禾,用火熏狐狸。我知道,这叫熏“皮狐子。”父亲也是这么说的。
柴禾一点,我看到三处冒烟,父亲说:你在这里扇扇火,我去把那个洞口堵着。我脱下汗衫,“呼呼呼”地用力扇,刚扇几下,就听见父亲说:皮狐子跑了。
我抬起头看,那有什么皮狐子,连个皮狐子的影子也没看见。
我问:在哪里?我看不见啊!
父亲说:跑了,跳下塘坝就跑了。
我看那塘坝,下面是一条小河,河对面是一座山坡,山坡上长满了树和灌木。不要说是一只狐狸,就是人跳下去钻进树林,晃眼就没了踪影。我很失望,没有抓到狐狸,那怕是看一眼也行,可是,我连那一眼也没看到。
我一定要看看狐狸。我对自己说。
记不清是那一天,妈妈突然问我:你整天在山坡上瞎转悠啥?家里那么大,咋就盛不下你。你在上学,没事看看书本,多学点知识,将来吃商品粮,过城里人的生活。你难道一辈子就想在山沟里扒坷垃吗?
我对妈妈说:家里闷死人了,我想到山坡上看狐狸。
妈妈说:狐狸有啥好看的,像一条小狗,你没见过狗吗?
狐狸像不像小狗我管不住,我只想看看像小狗的狐狸。妈妈的话,我当做了耳旁风,妈妈你在家里带弟弟妹妹,我上山坡找我的狐狸。吃不吃商品粮,当不当城里人,对我没有太多的吸引力。我就喜欢上了山坡,我就想在山坡里瞎转悠。
妈妈,我一直没看到狐狸。狐狸总是躲着我,不让我看到它们。你说狐狸比狗多,我在山坡上走了多少日子,怎么一只狐狸也没有?我走得很累很累,太阳把我晒得像个黑泥鳅,身上蜕了几层皮,可我就想看狐狸一眼,就看一眼啊!
看到狐狸,是在第二年的暑假。晃晃眼,就是一年。在一年漫长的等待中,我等来了暑假。当我再次走上山坡时,我觉得,山坡上的一切是那么的新鲜。山依旧新绿,树依旧青翠,荆棘依旧茂盛,鸟依旧鸣叫,走在山坡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身的轻松。
我重复着去年暑假的日子,在山坡上送走昨天,迎来明天,周而复始。不同的是,我学会了等待,我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山坡上走啊走,盲目、散漫、慵懒、孤寂地游荡。我会选择一个树荫,居高临下,一览无余,坐在那里观察。我不时地变换着地点,在狐狸最容易出现的地方,等待着狐狸的出现。
那一天我在黄风崖,坐在一棵孤零零的油松下,下面是一道沟,沟里都是庄稼地,一块一块又一块,像台阶,地里种的是花生,也有红薯,还有一些黄花菜,种在地埂上,开着鲜艳的黄花。两边的山坡上,长着稀稀疏疏栗毛丛。从上看,沟沟坡坡,尽收眼底。
我可能坐的时间长了,有点瞌睡,迷迷瞪瞪,半睡半醒。就在我迷瞪着眼时,我听到“嗷”的一声,从沟底传出来,越过栗毛丛,随着空气,钻进我的耳膜。我抬起头,睁开眼,向沟底望了一眼,我看到了一只红色的影子,模样像一条小狗,一身的红毛,拖着长长的尾巴。它多么像妈妈说的狐狸,是的,就是妈妈说的狐狸。
我很兴奋,心里一阵阵的悸动。可是距离有点远,我看不清楚。我猫着腰,悄悄地绕过去,走到大约离狐狸四五十米,我停下来,躲在一簇栗毛丛中,我梦中的狐狸,清晰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它的毛多么的红,它的嘴多么地尖,它的尾巴多么地长,胖乎乎的狐狸,在我的眼中,是多么的美啊!
此刻,那只狐狸正在一块花生地里,与一只刺猬在斗架。我看见了,是一只刺猬,缩成一个球。狐狸围着刺猬,无从下口,急得来回转圈。
我看见狐狸用嘴拱了一下刺猬,刺猬翻了个滚,还是个刺球。可能是刺球扎着了狐狸的嘴,狐狸把嘴在地上蹭了几下,然后用前爪去推刺猬,刺猬又翻了两个滚,依然是个刺球。狐狸不甘心,就继续用爪子推刺猬,从上往下推,把刺猬推得咕咕噜噜往下滚。前边是个蓄水塘,看样子,狐狸是想把刺猬往水塘里推。我看得有点惊心,如果狐狸把刺猬推到水塘里,刺猬不就被淹死了吗?
刺猬是个可爱的小动物,很多次,我遇见刺猬,跟刺猬玩,把刺猬当球踢。它傻乎乎的,就那么被我踢得在山坡上翻滚。我不踢它时,它就慢慢地伸出头,看我一眼,又缩成一团,过一会再看看我,然后伸出头,用嘴在地上闻来闻去,样子很可爱。
我虽然想多看狐狸一眼,但我不愿意让狐狸把刺猬淹死,我轻轻地咳了一声,狐狸抬起头,惊觉地四下望望,它似乎没有看到我,又放心地用爪子推刺猬。水塘越来越近,我从栗毛丛中忽地站起来,可能是我用力过猛,栗毛的枝条发出哗啦的响声。狐狸看到了我,惊得身子一缩,然后扔下刺猬快速地向山坡上跑去。
我看着狐狸,直到它淹没在一片茂密的栗毛丛中。其实,如果不是为了刺猬,我多么想多看一眼狐狸。可是,我不能,我不能让狐狸把刺猬吃掉。
尽管有点失落,但我终于看到了狐狸。多少个日子,我在山坡上走,就是为了看到狐狸,看一眼那个可爱的动物。但是狐狸,它给我带来兴奋的同时,又给我带来了失落。那么美丽的狐狸,我却不能拥有它。我的心空荡荡的,像被什么掏空一样。
妈妈,我终于看到了狐狸,一只美丽的狐狸。可是,不能拥有一只狐狸,对于我,是多么大的憾事呀!
很多年以后,我看到了很多只狐狸,有红狐,有白狐,有银狐,还有灰狐。有的是在山野里,有的是在沙漠里,还有的是在动物园里。不管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狐狸,我的心,就会莫名的悸动。我与狐狸,似乎有着某种宿命。
源文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24b6300102ebgg.html
初春时节,街上市政工人在美化城市,他们把很多观赏型桃树栽到冬青丛里。这些桃树从外地运来,刚刚含苞,能看得出来花生米大小的花苞里透出粉红、大红、浅紫,乍一看,像一枝枝腊梅,像奶奶盘好的大襟褂子上的菊花扣,圆润、饱满、别致。碧绿的花托托着,在褐色的枝上呼吸着春天的阳光。我想用不了几天,在小南风的吹拂下,春意一天天葱茏起来,这些桃树就会开花了,开出一片片红云、彩霞,开在高高的丁香树下边。
然而没过几天,那些环卫师父又来啦,带来了大剪刀,把刚刚载上的桃树,那些含苞的花枝都剪掉了,只留下一些黑青的主杆。
一条条含着花苞的细枝,那些刚刚长成的花骨朵,就颤抖着,横七竖八落了一地,落了一地的花红,落了一地花儿的叹息,我似乎听到那些柔软的花朵在轻轻抽泣。它们刚刚成长,对明天还满怀希望,还没有怒放,还没有摇曳,还没有来得及舒展花香……环卫师傅说为了给主杆保持水分,必须那样做。
半路上路过的我,愣在那里,望着那些花枝出神,我不肯走开。我在想,怎样才能不让那些含苞的美丽逐渐枯萎呢?那些师父都带着厚手套,拿着大剪刀,忙着给桃树“剃头”。其中一个看我不走,就对我说:你可以拿回家,插到花瓶里,装上水,就会开花的。
对,好主意!我还能看到花开!刚才还有些淡淡忧伤的我,立刻兴奋起来,我把地上的花枝一条条都捡起来,捡来一大抱,我搂着它们,像搂着一个明媚的春天,搂着满怀的喜悦。我似乎听到那些花儿破涕为笑的声音,我抱着一堆花儿的笑声,桃花柔嫩的脸庞贴在我的胸口,我抱着一个大大的春天回家。
有路过的小朋友对我好奇地观望,我就把花枝分一些给他们。我又分了一些,给在路边上开店铺的朋友,告诉他们放些水插到花瓶,看到喜气洋洋的花枝,他们都对我说着感谢的话。我并不需要他们的感谢,只是觉得未开的花苞丢在地上,逐渐枯萎,多可惜。如果能换一种方式,哪怕只是给它们一波清水,它们就会摇曳怒放,让看见花开的我们也是心境明朗,这不是更令人满意的结局吗?
星星点点的桃花在我家窗台上盛开了,那些花瓣薄如蝉羽,立在窗台上,在阳光里摇曳多姿,与蝴蝶对话,与蜻蜓耳语。女儿跑过来,在开满桃花的窗边玩耍写字,她有时带着她的小伙伴在花枝前窃窃私语,嘻嘻哈哈,唱歌给桃花听,跳舞给桃花看;我穿着碎花裙子走过来,因为有花开,心情就格外明媚,拉一张摇椅,在花枝下读书,让花朵芬芳我的心情。我看见有两缕春风跑过来,缠上了桃花枝头;我看见有两缕白云弯下了腰,牵了牵桃花的衣袖。
源文档: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8878bb0102ecfj.html
未央小说
本期主持:流浪流浪去吧
米局长一回家就对老婆说,老婆,不好了,据内线提供的信息,龙腾公司的老总要出事了,他要出了事,弄不好就会牵扯到我。
老婆一听也慌了,这些年你违规给他办了这么多事,收了他这么多钱,查出来可就坏了。
米局长急得围着客厅直转圈。
老婆说,不行,咱主动点,把钱全交到纪检委,争取宽大处理?
米局长说,不行,现在毕竟还不到最后的关头,咱自己跳出来,这不是傻吗?再说了,那么多钱,以后还会有机会弄回来吗?
米局长又说,我倒有一个好办法,咱俩马上离婚,把财产全部转移给你,到时候我死不认账,他们也不会拿我怎么样,毕竟,我当了十几年的局长,和书记市长关系都不错,拿不到铁证,他们不敢轻易动我。
米局长说完这些话,发现老婆双眼直勾勾地盯着他看,他知道老婆在想什么,就拍了拍胸脯说,老婆,你放心,等风声过了,我一定会和你复婚的。
老婆还是直勾勾地盯着他看,看得米局长有些发毛了。
米局长诅咒发誓,风声过了,我一定和你复婚,如果我不给你复婚,叫我不得好死!
老婆这才点了点头。
于是,米局长起草了一份《离婚协议书》,两人都签了字。那笔天文数字的钱,本来就是存在老婆账户上的,根本就不用转移了,当然,也不能写在《离婚协议书》上。
第二天,两人到民政局办了离婚手续。
为了把戏演得逼真一些,当天,老婆就搬到米局长的另一套豪宅里去住了。根据《离婚协议书》,这套价值不菲的豪宅也过户到了老婆名下。
不到一个月,龙腾公司的老总果然被检察机关“请”了去。
谁都没有想到,老总当天晚上就在软禁他的十楼窗台上跳了下去。
米局长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老总的纵身一跳,使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
米局长赶紧给老婆打电话,老婆,我没事了,咱们复婚吧?
老婆问,复什么婚?
米局长说,我对你做过承诺的,等事情过去就复婚。
老婆说,可是,我并没有给你做过承诺呀?
米局长感觉事情有些不对,就问,你现在在哪里?
老婆却突然挂了机,再打,就没人接听了。
半小时后,满腹问号的米局长收到一封手机短信:
老米:
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我已经在悉尼陪女儿好多天了,已经下定了决心,不回去了。
这些年,我感觉你离我越来越远了,你对钱的贪婪,对权术的玩弄,使我觉得你越来越陌生。尤其是你包“小蜜”的事儿败露后,我更是为你伤透了心,丢尽了脸。但是,为了女儿,为了我们的家庭,我一直隐忍着。那天我们办完离婚手续,我忽然感到一阵轻松,心情也没来由地好了起来。那时候我就想,如果我们这个离婚是真的,该多好……那套房子我也卖了,我现在花的都是卖房子的钱。以后,我要在这里找工作,自食其力。至于那些赃款,我已经捐给我们市的慈善总会了。你前面的事情我已经替你抹平了,以后的路该怎么走,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了。
女儿也决定不回去了,不过,她还认你这个爸爸,答应每年回去看你……
看完短信,米局长跌坐在沙发上,呆了。
未央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