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黄宾虹美术思想》

(2014-02-08 18:30:45)
标签:

记录

钱旭君

思考

日记

文化

分类: 思想笔记随笔系列
    近日看有关“黄宾虹美术思想”的视频讲座,视频讲座学者是黄鲁湘,他主要研究黄宾虹,其中说到晚清的洋务运动,是后来人所写,当时其实是叫“自强运动”,也并非现在理解的吸收西洋先进的科技,引进洋枪洋炮,做了一些军事工程。黄宾虹作为一代大家提出的美术观点是“只有笔法”,这和海德格尔的“唯有语言”异曲同工,至于意境,意象,布局等都是外相的东西。并且,黄宾虹用文言文书写了一些惊人的思想,活到95岁,经历三朝。年轻时,黄也是极为倾向政治,以晚清思想家黄宗羲的思想建立了一个党团,反清,并组织团队,后来事情败露,迫不得已逃到上海,而后,他开始一心追求艺术。黄不欣赏虞山画派和松江画派,他欣赏新安派,他觉得虞山画派等过于俚俗,新安派相对精神品质比较高。当时洋务运动有三拨思想,一拨是全盘西化,学西除中,一拨是中西融合,比如翁同龢,还有一拨是追溯到唐宋之前需找我们的基因,黄属于第三拨。
    黄宗羲是很难得的,在那个时候就开始传播民主思潮,有学者认为黄宗羲的思想仍属治权在君,并没有到达近代民主思想的标准,也有学者认为黄宗羲的思想是近代民主思想,在民权理论上还超越了欧洲的卢梭。有人说当时呼吁的是张居正式的人物,所以要扩大内阁,基本就丞相的权利。但是张居正是入世的人,入世作为和思想家存在距离,这是时空上的距离,眼睛总是比脚快。思想是灯火,它和现实相辅相成,如果没有照明瞎摸黑,那么会十分耗费时间。
    譬如我在现实生活中是两种思维,现实生活我讲究效率和实际,而这些实用主义的东西我不允许带入我认为的思想中。行和思,有距离,怎么平衡这个距离是一种技巧,这和诗歌一样,说白话,就是怎么摆平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其实这就是悟道的过程。欢喜是内心舒服,如果你有一个主杆摆不平,如何欢喜。你可以用性灵主张,道家主张或其他方式去摆脱内心的纠葛,假若内心最终没有达到平衡,还是依然自欺欺人。我们必须直视逃避的存在,并理解它存在着对信仰的强大破坏力。这些年,我从很多年过半百的诗人身上看到了懒惰,逃避和自欺欺人,有思想的人最怕定位,一旦把自己定位了,就可能会一条死胡同走到底,无法在新知中获得能量,青春和童心的丧失。自欺欺人对于普通人是好事,难得糊涂。而对于生命而言不是好事,休息的多了,就不想动了。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句诗怎虽然反复被人咏颂,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唯有无憾之心方可静心生死。
    人的一生被运动堵塞的东西过多,这些在心理学上称为阴影,我喜欢美国诗人史蒂文斯。华莱士的一大原因是他是个阴影诗人,不仅仅是他的语言。他用阴影解构现实,重塑艺术的另一个途径,成就自我。但是,第一,没有多少人敢于面对自己的阴影;第二,阴影变成艺术很难;第三,这种低调而华丽的疏通是一次次理性的整合感性碎片的过程。他的诗意阴影不沉重,而且欢喜,欢喜来源艺术的解构和灵魂的升华。
    我不欣赏激情式的阅读,常常是获得皮毛,就放弃去读另一个,虽然这种求知欲值得肯定,但是不精专总会丧失很多深层的东西。可能是个性的缘故,我喜欢一个诗人或作家会花大量的时间长期的感受。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新发现,会去研究其他东西补充认知,我一般是某个期间需要有一个主要的作家去认知,然后以主要的分散联系到各种知识,逻辑上的联系。
    你的记忆是否一直都存在一些你感兴趣的话,还是你会因为感兴趣的记忆引申之后读的东西加入自己的理解。也就是说,你的记忆容易产生物理作用,还是化学反应?因为人的自我影响会联系到记忆的第二次重建,而这种第二次重建或第三次重建可能会直接改变你以后的观念。有时候,我一直在想,我是否已经自欺欺人了,呵呵。我觉得人的进步在于能够意识到--具体什么才是该自省的,“自省”大家都知道这个理,但是不容易知道具体什么才是对自我自转该自省的东西,找到这个精确的定位,可以提高修行的效率。这个自省是对社会现实的自省,也是自己对艺术文学的自省,这两者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不可能忽略一方完成一方。这也是我性格上的毛病,喜欢锱铢必较。
    那什么是境界?这就说到理性了,高度的理性和感性是平衡前进的,境界就是理性感性的和谐共处,理性有时候让人产生痛苦,而这种痛苦却是感性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独木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