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艺术总是相通的!

(2009-07-01 16:25:18)
标签:

诗歌

艺术

探索

文化

分类: 思想笔记随笔系列

艺术总是相通的!


这个格式可说完全适应着时代的趣味。当时的艺术家首先要使听众对有个乐曲的每一部分都感兴味,而不为单独的任何部分着迷。(所以特别重视均衡)第一章Allegro的美的价值,特别在于明白、均衡和有规律:不同的乐旨总是对比的,每个乐旨总在规定的地方出现,它们的发展全在典雅的形式中进行。

 

第二章Andante,则来抚慰一下听众微妙的标枪是给庄严稳重的Menuet挡住去路的,----最后再来一个天真的Rondo,用机械式的复奏和轻盈的爱娇,使听的人不致把艺术当真,而明白那不过是一场游戏。渊博而不迂腐,敏感而不着魔,在各种情绪的表皮上轻轻拂触,却从不停留在某一固定的感情上;这美妙的艺术组成时,所模仿的是沙龙里那些翩翩蛱蝶,组成以后所供奉的也仍是这般翩翩蛱蝶。

 

以上是罗曼.罗兰在他的《名人传》里评论欧洲音乐界在贝多芬以前被推崇的的音乐形式主流。这一段对音乐的评论我们未尝不可以引用在对诗歌创作的理解上,这种中庸和谐的创作目的和世俗生活不会引起很强烈的冲突,对艺术本身也不会造成“伪造”的感觉,但是这究竟是不是伟大艺术的艺术形式?

 

我们可以说海顿和巴赫的宗教音乐是流于世俗的弥撒吗?我们又可以说贝多芬音乐里体现的自由意志,和对命运本身的反抗的那种狂野绚烂而不可遏止的雄壮精神是粗糙不完美的吗?而诗歌的创作在处于一定高度的时候,诗人们同样遇到了这些难以解决的矛盾,是继续和自然对抗,还是和自然达成妥协的条款迎合人类大众化的需求,或者是把诗人的伟大推迟到无限期的下一个世纪,等有了更明理更博大更文明的人类来证实诗人伟大的超越前人的价值。

 

这真如哈姆雷特的怀疑一样:“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艺术总是相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