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孚的隐,逸和简 ---转载
(2008-08-05 15:58:23)
标签:
诗文化 |
分类: 记录.网络.转载 |
清湖按: 古人云"简为文章尽境"。诗更是如此。纵观近百年汉语新诗,唯孔孚得此境。他的诗,灵象化境,极尽洗炼。多以三五行诗句,尽得"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妙味。
收录所得孔孚诗于此。以便观玩。
<大漠落日>
<春日遠眺佛慧山>
佛头
青了
<渤海印象>
霧散去
风划一个舢板
上边站着太阳
<海
一抹烏云
睡了
枕在海
<雨
风也濕濕的枕在海
落在太平宮的飞檐上了
晒它的翎羽呢
<嶗
太阳醒啦
嶗山笑他
蓬松着金色的头发
<夜宿金頂>
危岩上立一白狐
豎着耳朵
<无字碑前小立>
我还是看到了太阳的手迹
还有风的刀痕
爬一条青虫
在读
<帕米尔>
天地间側卧
等一个消息
<香積寺路上>
驀地有天竺之香襲來
白云中游數尾木鱼
<娥媚风>
它喜欢音乐
吹三千灵窍
还是位书法家
善写狂草
似乎又有些孩子气
摸一下佛头就跑......
<天街印象>
我追一片云
跑进一家商店里去了
躲在墙上一幅泼墨山水的半腰
还动呢
孔孚,1925~1997,齐人。
去年秋天在版里讲朱湘,借了孔孚先生的几句诗:
“不见那涧绿水,
我钓秋风;
多想捞起那个冤魂,
垂一条思念的绳。”
一句“我钓秋风”,初初读时就爱地不得了。那是97年左右。后来好象在<<中华活页文选>>也见了先生的几首诗,不确定其中一首是否叫<<夏日青岛印象>>。
先生有句,“竖一个绿耳/听白雨跳珠”,这般空灵与天真。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曾出<<孔孚集>>,化过很大功夫找,也问了些人,终不见。看别人的东东,知道哈佛的燕京图书馆有。哈佛太远。
先生的<<春日远眺佛慧山>>也是极喜欢的。
“佛头
青了。
一颅的智慧
生出芽儿了吧? ”
笔者附:雅之如此足以称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