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钱旭君
钱旭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917
  • 关注人气:6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生命中的社戏

(2006-12-01 12:45:24)
标签:

情感

分类: 读诗随感
 
早上在办公室,无所事事,清闲的很.进来一位眼熟的大妈,许是住在离我这里不远的吧,所以看起来眼熟.

她交完电话费,无意的嘟哝了一句:晚上有戏文,就在后面的戏场开演,年轻人不喜欢这些吧?"说这当口,眼睛朝我斜睨了睨,指了指我身后.

我知道戏场就在我办公室这幢小楼距离十几米的地方,前几天,就看见有人在往各爿临街的店铺集资凑戏款来着.听说戏班子是我们这里远近比较有名的自组戏班.戏文是家乡人的叫法,也就是江浙一带传统的越剧和绍剧,鲁迅笔下的社戏.(农闲时,业余组织的戏班)快过年了.大家伙凑几个钱,一起热热火火看个戏,挤个排场,也可以让那些有两把刷子的业余戏剧演员们图个畅快,赚点外快,双赢的事.

可能,我算属于现代青年的缘故吧,呵,一向不喜欢看社戏.在印象的海洋里,惟有小时候,奶奶带着我看戏的情景,至今还比较深刻.
 
那年月,不像现在有电视和电脑,文化生活严重的匮乏.记得当时的乡亲,如果听说哪里有社戏,全村男女老少就会相互转告.白天农忙完,进入晚间,大家伙三三两两,拖家带口的带了凳子去赶场子.路距离很远都会去,而且社戏大部分是冬天的娱乐消遣,所以一到有戏文的夜晚,村口的泥路上就像过节一样,人群鱼贯而往,好不热闹.

记得,奶奶就常常带我步行十几里地外的王庄或者永昌去看戏.那时候,戏场上的人可真多啊,人山人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大家伙一起挤在一个大大的谷场.(以前的戏大都是在公社的谷场上演)早到的,那些有"打算"的老戏迷早早便搬了凳子,占好靠前的好位子,腿上抱着孩子或者裹着个火炉,待到锣鼓一起,嘴里磕着瓜子和邻座边看边笑,看到精彩的地方就拍着大腿哈哈大笑.美滋滋的,好象过上了神仙的日子似的,一脸的满足和快乐.

而那些戏文开场一半才到的"戏迷",严格的说他们不是什么戏迷,大都只是些爱凑热闹的年轻小伙和姑娘.他们大冷天来戏场为的是在这个五彩缤纷,人群簇拥的地方,希望寻找到一场属于自己的'戏外戏",找到那个命中注定的爱人,呵呵.
 
我婶子和我叔就是在社戏场上相识并结成连理的.
 
记得婶子笑咪咪的和我说过,那天正值大雪初晴的第二天,晚上的是天寒地冻的冷.婶子和她一起来的几个女孩子站在戏场靠边的一个空地,冻的直跺脚.婶子寻思着想回家,但看戏的地方距离自己村子20几里地,路有陌生,来时和大家伙一起走来的,现在戏没散场,自己个又不敢回家...

就在年轻的婶子踌躇之际,不知什么时候婶子身边多出了一位黑脸膛,大眼睛的壮小伙子.小伙子眨着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温和的笑着对婶子说:"看把你们冻的,来,咱们去烤个火去.."说话间,就拽上了婶子冰冷的手一溜跑到了戏场外一快小水泥地上.

眨眼功夫,小伙子不知从什么地方找来好大一堆柴火,都是些干燥易燃的上等柴火.一下子,点燃了几把松针,木柴就熊熊得燃成一个温暖的篝火堆.几个姑娘连忙把手脚和身子靠近火堆,心里的感动自是不言而喻.

那个可爱的小伙自然就是我叔了.在社戏震天的锣鼓里,透过温暖热烈的篝火,还是姑娘家的婶子,悄悄得就喜欢上了这个如冬日里篝火般温暖的小伙.后来我叔说,那些柴火是从不远处一位亲戚家借用的,看到亲戚家没人,而这些姑娘又实在都冻的受不了,就先拿了救急再说了.

婶子直到现在,每次说起这些年轻时的往事,脸上还会浮现动人的红晕.虽然他们现在很少手挽着手去看社戏,但是我想,当初戏场外那堆旺旺的篝火旁,婶子那张被火光印得红彤彤的脸上,挂着的那些幸福,一直会深深刻印在了我叔的脑子里,直到永远.

而我,一个不喜欢戏文的家伙,也因为想起这份冬日里的温暖:无论是奶奶这些"老戏迷"对社戏的执著热爱,还是叔和婶子这些'假戏迷"的浪漫温馨.都如一副家藏的老照片一样深深的把他们记在了心里,刻在了我生命的行程上.在以后无数个孤独寒冷的冬天,它都可以再次把这些珍贵的温暖重拾,再度燃烧,燃烧成一堆无惧严寒的心灵之火,永远伴着我孤独的旅程,一直勇敢的走下去.我生命中的社戏和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诗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