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汶川,找不到十几年前的记忆——09文化之旅5

标签:
文化之旅乱石泥石流大山岩画汶川文化 |
分类: 路上风月 |
一路在汶川-茂县的大山中穿行。走的全是一年零一个月前那场地震的核心区。说是8年没有入川,实际上,2001年夏走长江源沱沱河那次,四川境内,是不是眼前这路线,我已经有些含糊,印象中是第二次进入汶川并沿着周遭向北入陕。当然,1994年走阿坝,走的是今天这个路线,却是确凿无疑,那年不仅汶川,重点到了汶川西部的卧龙,看了大熊猫从娘胎里出世的小老鼠般雏形,在竹林里,在一群大人的忽悠下,全团最小成员我,跟数只熊猫咪咪零距离接触,深情相拥。
不过今次我无缘重走94年理县红原方向了。好在,车队沿着大山,穿越汶川,向茂县和松潘方向进发,这一段还是15年前的路线。但是,尽管我记性是有名的好,毕竟15个四季已经过去,我找寻不到任何一丝15年前的山路记忆。
汶川段,对我而言,一重意义有如上面所述,试图重温15年前的青涩记忆。另一重意义,则是与更多的车友相类似,感受一年零一个月前那场惨剧留下的痕迹。
这些痕迹,一路处处。一路在大山里穿行,一边是大山,一边是江水。江那边是山,望江过去,你依旧可以清晰看到,那边的山脚,其实曾经是路。但是,现在没了,只有沙石成堆,随时都可以在沙石中发现一部压瘪的车,锈迹斑斑。那就是去年5·12最有力的物证。那些压瘪的车,保持原状,没办法挪移,因为没路,但似乎也没挪移的必要,也许她们伴随这滔滔不绝的江水,可以永远给过路人无声地讲述着最写实的地震故事。
大山陡峭,坡上处处是类似于岩画的痕迹,你尽可发挥所有的想象力,为这些“岩画”勾勒你心目中的图案。泥石流的痕迹明显且随处。单向公路,到处乱石当道,泥石流塌方的“战果”。随处是修路的人们,他们在乱石中,立于江边,路边,汗流浃背,埋头苦干,车队过,他们目光好奇,神情淡然,友好招手。坐车里,举起相机,目视他们,说不出怎样的滋味。总想到,人生而无法平等,这就是现实,总想到,去年那一天,如果我,我们,就在这条绵延不绝的路上,我们还会有今天的行走吗?
100多公里的山路,仅隧道就走了五六个,最长的一个长达近5公里。左侧山上泥石流滚下的乱石,造成一路的坑沟,一路的乱石成堆,堵车,互相交错让车,让我们缓慢行走成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