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我“齐大非偶”,那个疼我的人大老头走了
(2009-05-15 21:30:55)
标签:
人大老头张隆栋东四毕业情感 |
分类: 无主题周记 |
(转自单位公共留言区)
不知本报目下尚有多少文中教授的人大新闻徒弟?老头3月辞世了。广而告之一下。
陈娉舒
刚刚在社会新闻里惊悉,这位人大名教授早已3月辞世。悲凉。
还在去年,还在前年,我还几次跟外交部新闻司的一个同窗相约,要去看这个老头,要去看他在东四隆福大厦对面中国工商联住宅里,去看他破旧老楼里的藏书,去看他一头白发,听他像十八九年前那样叨叨我们……
现在,才知道,不可能了,时间没给我这个机会。而知道老头去世,却是在这样一个法制新闻里,心里的悲凉,和愧对,真是无以复加。
当年,老头教授我们大众传播学。老头身材高瘦,至于面容,年轻时定然帅哥一个。教我们时候,老头已过古稀,七十有二。清高、各色、怪异、风趣,集一身。老头通数国外语,经常在课上蹦新词,思维蒙太奇,题外话甚多。“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齐大非偶也”,老头说,这是说,找对象配婚姻,要门当户对,要学识匹配,精神匹配,气质匹配,心灵匹配,经济匹配,这才是门当户对……我那时18岁,听这个,懵懵懂懂,越听不懂,就越觉得,这四个字组合特古典,透着有文化。“齐大非偶也”,是老头的常用题外话,阐发“门当论”时,这个高瘦老头就专注地看着台下的我们,几十名十八九的小孩,也就刚够当他的孙子孙女。
毕业后,偶然说起他,我们就念叨“齐大非偶”,嘴里就叨叨,“那个谁,那个齐大非偶,现在怎样啦”。
老头和老伴出身名门世家,无儿无女。老头爱把他最喜欢的男弟子女弟子,常叫到他东四家里,和他的老伴,给我们这些穷学生端上无数好吃的,看着我们,老俩口跟过节似的……
毕业前毕业后,总没去看老头。老头逢人,还都记得叨叨我们这几个。但,还是没去看他,虽然回过不少次人大,虽然报社距隆福寺不过三公里。每次路过工商联大楼,就会想,张老头还住这里吧?他得奔90了吧,哪天去看看,看他是不是还像当年那样老顽童。
后来,老头病了,都在事后听说这一切。转眼,没去老头东四的家已经十几年。总想着,等机会,等外驻纽约联合国的男同学期满回国,我们这当年的正班长副班长,就一定一起去看最喜欢我们的张老头。就在去年冬天,还在M上跟这个联合国同学说,等你回国,你带我去看张老头。
而现在,老头去了,我却在身后事官司的报道里才知道,而且3月就走了,而身后人,在打官司。这个滋味,很不好受,看到新闻标题的刹那,觉得自己跟突然中弹似的。
说了这么多,是告诉人大新闻出来的同事,新闻系这个各色老头,走了。也想说,咱大家伙活蹦乱跳时候,真的别忘了,咱们的很多老师,很多前辈,咱们认识的很多人,不是永远给我们留着时间的,留着还愿的机会的。有些机会,错过了,无法重来。
【附新闻报道:
保姆养女争人大教授遗产保姆:照顾老人11年获得遗赠养女:老人有精神疾病协议无效
http://www.jinghua.cn 2009-05-15 来源:京华时报
■链接·张隆栋
张隆栋(1917-2009),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我国著名新闻传播学者、国内传播学研究的先驱、书报资料中心主要创始人之一,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他精通英文、法文、俄文,曾任首都新闻学会“大众传播学组”召集人、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外国新闻事业史组召集人。合编过《外国新闻事业史简编》、《大众传播学总论》、《外国新闻传播史》等多部教材。
■庭审
保姆养女法院争房
昨天上午,61岁的雷女士出庭。雷女士是张教授的保姆,她请求法院将教授的一处房产判归其所有。
雷女士介绍,她家和张教授家是世交。1997年,雷女士受邀照顾张氏夫妇,“当时教授老伴卧病在床,本来说先照顾几天,但一直请不到合适的保姆,就再三挽留我。看他们无人照顾,我最后才同意。其间,教授老伴去世。今年3月,教授以92岁高龄辞世。”
雷女士表示,她一照顾就是11年,而自1995年起的这14年里,养女没尽赡养义务。
对此,坐在被告席上的养女黄女士,一直低头不说话,由代理人替其陈述。庭后,黄女士解释说,14年前,因养母的治疗问题,她与养父发生争执。此后,教授无端猜疑她图谋两位老人的钱财,在外地工作的她就逢年过节才回家,“怕他们看到我不高兴”。
■保姆
已获教授遗赠
据悉,张教授辞世后,雷女士从隔壁租住的房屋中搬进了张教授的家。雷女士就此解释说,从1999年起,两位老人多次表示将房产赠与她,由其负责照顾二老的生活,张教授不再支付报酬。
法庭上,她从文件袋中拿出一份教授之妻的遗嘱、一份教授写的《赠房书》、三份双方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书》来证明自己的说法。
雷女士说,多次签协议是教授怕出意外,没想到还是惹了麻烦,“教授去世后,黄女士多次来争这处90多平方米的房屋。”
法庭上,养女黄女士的代理人表示,所签协议无效,教授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病发时狂躁和抑郁两种情感轮流替换),教授之妻患有老年痴呆,两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一个正常人不会就同一内容多次订立遗嘱”。
■养女
父亲有精神疾病
黄女士代理人还称,教授在病历中自述“兴奋话多,情绪易激动,与养女发生争执后,情绪出现低落,甚至想过自杀”,医院就此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这足以证明教授精神有问题。
雷女士则拿出教授的生前诊断证明以及多份教授生前朋友的证言,证明教授生前“神志清楚、思维正常”。
昨天下午,教授生前朋友何先生表示,他和教授相识60余年,逢年过节都去探望教授。据他了解,赠房的事,开始是教授学生们的提议。教授本想捐给学校,一开始不同意赠房,后来看雷女士夫妇忠厚老实,就同意了赠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