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两性物语 |
女友住处和邻居共用一个防盗门,前些天下班,她发现门上锁眼特别不好使,钥匙不好插入,开起来也特费劲。这几天女友在家呆着才知道:邻居家几乎天天“大消毒”,那扇防盗门,还有门上的把手,都不知邻居用消毒液擦了多少遍!这番消毒热情让女友直叹“开眼界”,“锁眼事件”真相大白——锁眼里残留的消毒液作的怪呗!
“非典”让人们对“消毒”迸发出空前的、全民性的激情迷恋,姑且称之为“消毒运动”。
朋友的朋友,在上月那阵“抢购风”中弄来一堆防“非典”用品搁家囤积着,光口罩就买了50多个,消毒液十几大瓶,药皂十几块。据说那哥儿们一天要洗几百次手,“皮都快给搓破了!”听到这,我恍然:怪不得大小超市上消毒液芳踪难觅,都是这类人给闹的。
自己身上皮肉搓破点也罢,“消毒运动”还牵连那些不会说话的家电一起遭罪。有家电维修工两天之内就经手修了7部电话、4台冰箱、7台显示器、1个键盘,所有送修电器的“伤情”一般无二:电话一歪,就往外滴答消毒液,所有按键失灵;冰箱控制面板被消毒液腐蚀坏了,内部零件短路,被烧得缩成一团……人类过分的消毒热情,将好端端的家电“消”出毛病来。
“消毒运动”透着全民讲卫生的好风气。不过,我特不能理解是,“消毒热”高涨的同时,“勤洗手勤洗澡勤更衣”这类基本卫生常识却反倒成了从头再来的全民启蒙,需“时时讲天天讲月月讲”了!每回看到听到这“三勤几不”,我就觉得滑稽:怎么自诩文明的城里人还像一群玩泥巴的浑小子?“饭前便后要洗手”、“不随地吐痰”,难道不是每个人——起码是城镇里长大的人——打小就该有的卫生常识么?就算咱没上过幼儿园没听阿姨循循教导过,可小学生守则里,分明一直就有这一条的。
事实上,我认定的这些常识,“非典”到来前,还真不是每个人都拿它当习惯。且不说遇见“噗”一声一口痰旋即落地这样的场景是件很“easy”的事,我还多次亲眼见人如厕后拧开厕所门把手就走,手冲都不冲的。每回见到这,跟在后头的我,必先“学雷锋”——设法把门把手用水抹擦几下,再洗自个儿的手。但心里头总疙疙瘩瘩的,替那个不洗手就出门的人不舒服上半天。不蒙你:我说的这些人,很多是外表光鲜的主儿。
一直以来,我手爱发干,一不舒服就跑去洗个手,成习惯了,每天回来第一件事是先冲个澡,隔两天攒出一堆衣服往洗衣机里扔,一没事就拿块抹布东擦西抹……这些习惯,先前被个别友人贬为“洁癖”。可在这次全民性“消毒运动”中,有“洁癖”的我,家里压根没搞过一次大规模像样的消毒。勉强算的,是把几片消毒药片搁抽水马桶边散味,再就是洗衣服时加入的滴露除菌液,跟洗衣机排出的废水一并把厕所那片地儿和地漏给冲刷了——可是,这些平日里我也是这样做的呀!
突然明白了,身边这阵突如其来的“消毒激情”,和眼下重新拿出来时时讲天天讲月月讲的“三勤几不”,其实一脉相通。“非典”让一些人明白卫生习惯需亡羊补牢了——可从不给羊圈修围栏的,这回有羊跑了,索性矮围栏修成了高墙电网。可这样一来,吓唬的不止是羊,还有自个儿,是不是?
激情四溢的“消毒运动”中,我这“有洁癖”的人却消极怠工,其实并非面对“非典”我有多么大义凛然,只是觉得,一个人一贯性地讲一些“私德”——比方说“把握好自己和周边的清洁”,那么,日子本身就是健康爽朗的。
(2003-05)
(2003-0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