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按照惯例,在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先行召开,该会议内容也成为经济工作会议的核心。
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告开篇以“环境极为复杂”、“挑战极为严峻”为基调,阐述了今年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仍取得了“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价格水平基本稳定,民生改善成效明显”等成绩。会议要求全党全国要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要正确看待过去这一年的成绩和不足。对于明年的经济政策,会议核心表述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作为核心经济政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本次会议的定调出现了重大转变。货币政策由原先的“适度宽松”转变为“稳健”。作为中国语境下的货币政策表述,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简明直白,“稳健”一词表面上看是保持平稳,其实质含有紧缩之意。
稳健的货币政策之下,明年经济体系内的流动性所有回收,新增贷款规模较今年保持平稳或略有缩减。中央对货币政策的定调可谓尊重客观规律,水到渠成。面对日益严重的通胀压力,如果继续此前的“宽松”货币政策,国内流动性将继续泛滥,资产价格无序增长,正常的投资秩序和经济活动也必然受到影响。特别是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受到非理性地追捧,一次次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打击。
实行稳健货币政策后,投资资金的投资门槛和成本都将上升,房地产投资热将逐步减缓。另一方面,随着保障性住房的大量开工建设,以及国家“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努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众收入,积极扩大商品消费”的要求,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消费将依然保持活力。
从长远看,国家要“积极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房地产开发投资将依然保持活力,在限制投资投机性住房需求的同时,正常的产业发展将获得支撑,房地产业将更加健康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