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经济数据还不能判断我国要发生通货紧缩
(2008-12-10 16:35:23)
标签:
财经 |
分类: 宏观政论 |
今天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增长2%,创31个月的新低,比今年7-8月份10%的增幅降了8个百分点。 PPI的月度走势呈现突然下降的态势。从动态角度看,2007年11月份PPI增幅为4.6%,且当时的油价接近百元大关。现如今,油价已经回落到40美元附近,PPI回落也在情理之中。
虽然我国成品油价格调整还没有完全市场化,但包括原油、铁矿石、钢材等国际资源价格都出现了大幅度调整,如果按照市场化价格衡量,PPI出现同比负增长才对,毕竟现在的油价是当时油价的40%左右,其他资源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调整。
因此,单从PPI的走势目前还不出我国要进入通货紧缩的阶段。另外,我国政府4万亿的投资将在未来两年内完成,同时,地方政府相关配套投资计划达到了10万亿以上,投资期基本上在3年左右。这些投资计划将有效拉动经济的增长,也会带动大宗商品的销售,对价格起到明显的提升作用。中国和世界其他各国的投资计划如果顺利实施,那么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就会加快,那么石油等国际资源价格还将调头向上。我国消费物价指数未来的走势实际上应更多地防范通胀,而非通缩。
前一篇: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并轨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