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屡创新低呼唤市场变革
(2008-09-08 16:27:07)
标签:
财经 |
从普通投资者的角度看,现在大盘每况愈下,一天一个台阶地往下走,实际上已经有些麻木了。保守估计,有一半以上的中小投资者被套牢,更有极端的情况是被套在6000点以上的高位上。
对于这些套在6000点以上的投资者而言,如果不是短线操作者,现在的2100点和以前的3100点是没什么不同的。换个角度,现在是2100点,即使跌到1100点,又如何呢?有多少人会在底部割肉?据我所知这样的人是很少的。在目前的点位割肉的有两个原因,一是确实缺钱用,而且又没有其他渠道借钱;二是这个人是傻子。
当然,现在市场最大的不稳定因素是大小非加速减持。这一因素导致了A股市场股价体系的崩溃。大小非做为一个群体在市场操作的过程中也越发显得有恃无恐。对上,他们有股权分置改革的合同书,对下,他们有成本的绝对优势。在减持的过程中,大小非们也无需考虑普通投资者的割肉杀跌,因为这些投资者是套牢的,套牢盘的意思就是无论股市怎么跌,大小非怎么肆意减持,我也不割肉,这样的投资者相信股市早晚还会回来的。把握了股票套牢者的这一心理,市场上的所谓机构才能如此兴风作浪,任意而为。
但这些普通投资者还能怎么样呢,资金和信息两个方面相对机构都是严重不对称的。基金曾经号称是散户的代言人,但基金最近一年的表现只能说明这个群体还是稚嫩的要命。基金只能跟风炒作,不能有效回避风险和稳定市场,目前还是扶不起的“阿斗”。
管理层目前也正在风口浪尖上。现在事实已经非常明白了,股改后遗症最大的问题是大小非减持没有得到有效制约。造成股市疯狂下跌的最大祸首也是大小非减持。但作为证券监管机构和股改执行决策机构的证监会却公开否认这一点,说大小非减持不是问题。这种看似官方和严肃的回应事实上是对市场和舆论的不严肃,简直有点混淆视听。
即便证监会坚持所谓的市场观点,坚持股改成功论,坚持让市场解决问题,即股价下降到一定程度,大小非也没有动力减持了,这样股市就实现真正的全流通了。但这样做的代价是什么?让曾经的30万亿市值重新变为3万市值?这个代价社会、普通民众能负担得起吗?这种财富的湮灭将极大抑制社会消费能力,给我国目前已经疲态尽显的宏观经济带来致命打击。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现在的股市不能真正反映宏观经济的发展,毕竟上半年我国GDP增速还达到了10.4%。但当宏观经济也处在崩溃边缘时,那时的股市一定会反映这个现实,并形成恶性循环。
从现在股市运行的趋势看,即便到了如今的2100点,股指向下的动能依然非常强劲,可谓从高楼跌到了地面,下边还有地下室,地下室下面还有十八层地狱。
我相信,股指有一天肯定会触底反弹的,也相信如果一直持股不动,早晚有一天还会拿回成本,甚至小赚一把。但问题是,这个触底反弹的过程就是中国资本市场管理层真正把股民利益放在心上的过程,是彻底改革中国股市,解决大小非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多少时间?哪个人说的清楚?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的管理层能够实现这个积极的转变吗,能够在短期内把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放在其工作的重心中吗?
另外,现在深度套牢的投资者有多少人会坚持到那一天,又有多少人在股市疯狂下跌的淫威下含恨出局,付出惨重的代价?我相信这样的人也会不少。
如果说下一步股市继续下跌,而且是加速下跌,那么我认为带来的结果是,市场越惨烈,投资者的反弹、社会的反弹也越强烈,那么管理层进行自身改革和对股市改革的推进动力也有可能越强,进而股市触底反弹的时机到来的也越快。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被套牢的投资者不应继续悲观了,关上你的看股软件,安心工作吧,不要继续天天计算你亏了多少钱,因为这样的算法意义不大。换个思路,面对加速下跌的股市,投资者们应高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我们已经做好了变革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