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涨潮落本是自然规律,现在调整策略正当时。
买入并持有,已经过时;买入且希望,则很有可能落空。小波段操作,选择质优股票适量适时暴跌后在第一个支撑位附近买入,大反弹后卖出,恐怕是职业股民未来半月内最佳的操作策略;兼职股民则建议要么持有银行股(不在乎15%左右的波动),要么干脆退出一段时间。
有多少股民,2300点之下频繁小波段操作,2500点之上才明白持股不动才可能获得最大利润?为什么70%以上的股票都经过了震荡、推升到最后拉升这三个完整的成功坐庄操纵股价上涨的阶段后,忽然才开始买股而持有不动呢?
股市向来都有三种投资者,一是先知先觉、嗅觉灵敏而胆大者;二是随大溜、顺趋势而为的理性投资者;三是后知后觉、抄到巅峰或次顶而仰望太空的傻蛋守望者。如果2500点之下你是第二类,为什么到2500点之上突然变成了第三类呢?
从09年估值角度讲,目前股市除了银行股和部分煤炭股(煤炭股的合理估值水平,向来争议很大,多数时候多数机构投资者都认为煤炭股的估值水平应与钢铁股接近,因此其估值相对低并不意味着还能涨),市盈率已经达到40倍靠上,市净率
也在3倍以上,这是一个近次于2001年2245点高位的水平。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股市的估值维持在这样的高水平,是风险更大呢还是上涨空间更大呢?
上上下下,潮涨潮落,本是股市的自然规律;股市从来都不会涨到你追不上,不可能涨无止境;既然股市的估值已经达到了一个历史次高位,为什么非要等到一个最高泡沫水平呢?更何况,5月至今市场已经基本失去了赚钱效应,为什么还要溺在股市中等待那个许疯狗的4000点呢?
当市场的风险上升到55%以上时,再去赌上涨就有点傻了;再把获取暴利当作自己的第一目标就无可救药了;再去相信那些已经被炒糊了的概念和“牛”观点,那就是自投罗网了。
A股未来一月最可能的走势:先下探(指数12-15%),再启稳后二次回升(回升过程主要靠银行股、保险股、券商股和地产、钢铁、能源股以及资源股),二次回升指数可能创新高以迎接第一只大盘股的上市交易。二次上攻之后将迎来至少三个月的全面深幅回调(指数22%左右,部分垃圾股和超高估值股可能深达50%以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