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目前的类牛市来说,什么最要命?
不是宏观经济的前景。——历史统计数据表明,宏观经济状况或者说GDP增长水平与股市的牛熊没有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必然联系。
不是企业基本面的状况。——99年-2001年企业业绩并未普遍显著改观甚至逐年下降,A股照样走出一轮牛市(政策和互联网市梦率),2002年-2005年企业基本面整体一年比一年好,A股照样走出了大熊市。企业基本面与股市牛熊也不是绝对的正相关关系。
对目前的类牛市来说,最要命的,是什么时候出现“基金赎回潮”和可能再次出现的大小非恐惧的恶性循环。这两点,足以要了这轮类牛市的命。只不过,目前这两点市场还没有意识到,目前还看不到这两点威胁市场的迹象,胆大者自然还可以择股继续玩,我这里只是打打预防针而已。
今日市况:相比前两日,今天大盘蓝筹股小幅震荡却大幅缩量,基金今天休息的迹象非常明显。受此影响,今天两市成交量比前两日平均数缩减一成左右,只有1696亿元。
惟有受新利好政策刺激的板块——生物制药和海西板块,大多表现优异,由此看来基金和游资依然喜欢踏着政策的节拍跳舞。只不过最近的所谓个股或板块利好行情大多都很短命,毕竟多数概念股都涨了那么多了,高平台起飞,谁都担心抢到最后一棒。
基金今天在犹豫什么?
(1)高持股的尴尬。公开信息显示,基金的持仓水平已经达到(有人说超过)07年6000点时的持仓水平,偏股型基金的平均仓位在85%左右。这样的仓位水平,相当于基金手中已经没有多少现金可以利用,推动股市上涨,要么是部分仓位轻的基金来买入(少部分基金2400点以上持续减仓,现在会重新入场吗?),要么基金们对倒推升,要么等待新基金发行所募集的资金来买入。
(2)4月末至目前,证监会批准了9只偏股型新基金的发行,这是未来的希望。这九只基金的募集成果,将决定基金未来的操作策略;如果像前期媒体披露的某只基金那样,基金发行受到了基民的追捧,个个募集资金都超过百亿,那么大盘蓝筹股的上涨空间还很大着呢;如果募集结果平均只有20-30亿,那么即使相对大盘平均水平而低估的大盘蓝筹股,行情也不会怎么样了。
(3)继续上行,基金净值即将碰到多数基民持基的成本区域。当前位置,基金的犹豫是正常的。因为他们不知道会不会有规模性赎基潮的到来——这是最要命的。理论上,经历过惨烈熊市的基民,遇到基金净值回到或略高于其持基成本区域时,部分基民会选择赎回基金,这是基金最害怕的。
上,则害怕部分老基民赎回;下,则既担心老基民加速赎回又担心新基民会抢购新基金。上下两难,是目前基金的尴尬。
新基金的发行结果,可能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大盘的走向。银行工作的朋友,可以多关注新基金发行的进度,并与之前新基金发行进度进行对比,从而决定自己的操作。假若新基金被认购情况,明显比之前踊跃,那么可以继续做多银行、地产等股票,假若新基金认购情况与4月前一样甚至更少,那么......
有一个情况,不得不注意,那就是最近两周,中小非们跑得很多很快,有点加速的味道。中小非减持的公告,目前多出现在深圳中小板股票和两市主板的三线股中。这样的信号,是不能忽视的。去年11月至今,中小非减持的公告一直不间断,去年12月至今年3月期间因股市的上涨而明显减少,3月之前由于场外资金入场踊跃,那些减持更不足为道。如今不一样了,如果减持退场资金超过了入场资金,场内资金逐渐减少,积累到一定程度、达到一定限度,势必影响股市的走势,尤其当带有恐吓意味的舆论蜂起,恐怕大中小非又会成为市场的主要问题,成为舆论的中心,成为机构和股民卖出逃难的借口,成为呼吁和逼迫监管层出台限制大小非政策的理由,股市会越喊越下跌,越下跌越觉得大中小非问题很严重——再次陷入大中小非恐惧的循环陷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