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是衡量股市和股票的价格是否合理的两个重要指标。
A股,去年10月中旬见顶以来,短短9个多月的时间,最大跌幅达到58%,名列全球熊市的前袤。短期跌幅巨大,自然有反弹要求。但我们应该明白,中国A股即使在跌了近60%之后,相对全球股市的估值标准,也并不“便宜”。
现阶段的市盈率,据媒体报道,世界成熟股市的标杆—美国股市为10倍,同为新兴市场的韩国和俄罗斯股市的市盈率为9倍左右。而中国A股在2900点区域的市盈率为22倍。这就是说,中国A股当前的估值,比其他市场还是高出一倍多。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A股在跌了60%之后,基金还不敢做多?为什么2567点之上的反弹为何如此扭扭捏捏了?
中国股市,目前还是一个投机性十分强的市场。一方面,银行股普遍的市盈率在15倍以下,部分机械股的市盈率也在10倍左右;另一方面是市盈率在50倍以上甚至100倍以上的各类概念股、题材股。
正因为A股这种估值的巨大结构性偏差,我认为,下一轮下跌会出现严重分化的情况。那些估值还在“天堂”里的股票,迟早是要回归的。
哪些股票,在新一轮下跌行情中会一去不复返?
一、券商股和保险股。靠“天”吃饭的券商们,熊市中是最难熬的。五年(熊市)不开张,开张(两年牛市)能吃五年?近期证券公司们的“新闻”很多:降费率、减薪甚至缩小营业部面积,使自己在寒冬里不至于被早早冻死。国际成熟股市,券商股的市盈率是最低的,一般在2-5倍;而A股中券商股目前的市盈率居然都在30倍左右。后市券商股下跌的空间最大,而且很有可能成为新一轮下跌的领头羊。
保险股,其利润主要来自投资收益,股市二级市场的变化对其业绩的影响巨大。
二、航空股。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中国的几大航空公司07年08年获得了不错的帐面利润(基本上都来自汇兑收益),但人民币不可能无休止地升值下去;因为经济不景气,以及铁路动车机组的增加(北京-郑州的动车机组,居然只需要4个半小时,一般情况下还快于飞机—加上来去机场、等待时间和空中飞行时间),奥运会后航班的上座率必然受到影响——这一点,从6月份飞机票疯狂打折就可以推断出来。
三、钢铁股。钢铁股虽然目前的市盈率在15倍左右,相对不算高;但钢铁价格连续上涨了5年左右,达到了巅峰,也达到了下游行业承受的极限。未来几年,钢铁企业很有可能要面临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是能源和矿石原料价格的高位运行,即成本高居不下,另一方面是钢铁产品价格的下滑。
昨天晚上CCTV2的节目,我们看到,许多使用钢材的企业,都已经无法承受当前钢材的价格,不得不“偷工减料”,勉强维持生存了。
历史上,钢铁类上市公司股票估值的“待遇”都很低,曾经长期在5-8倍市盈率徘徊,因此钢铁企业目前的股价并不便宜。
四、有色冶炼股。原料成本居高不下,电力价格上涨的趋势不可阻挡,环保成本不会下降,生产产品价格在低位震荡。有色冶炼行业的衰落还没到谷底。全行业亏损的局面可能在明年或后年出现。
五、纯种奥运概念股。如北京旅游、西单商场、北辰实业等等,纯粹的垃圾股,目前却享受着绩优股的股价。随着奥运的逼近,那一点虚无飘渺的光环,将彻底消失。
六、中小板股票。在经济不景气周期中,资产不雄厚、技术不独占和市场规模小的企业,多数都难以抵抗不景气周期的大风大浪,而中小板的平均市盈率在游资的几番搅合下,目前仍然高居在50倍以上,100倍以上市盈率的股票不在少数。
七、地产股。地产企业“不到黄河心不死”,不降价的旗帜还能扛多久?终有一天是扛不住的。地产类上市公司08年的业绩太“虚”,地球人都知道,这是来自于前两年预售转结算的结果。
八、垃圾股。经济不景气周期中,会有许多企业撑不下去;上市公司中,有许多“垃圾公司”在宏观经济转热的阶段,居然只是勉强生存,不知道这些公司将如何度过这个经济寒冬。01年那轮熊市,在最后的主跌段,垃圾股普遍向1元靠拢,这轮熊市会例外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