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格局是,银行股尤其是工商银行继续上涨,地产股继续强势,部分连跌的其他一线蓝筹股开始弱反弹,指数大幅虚涨。
怎么看,今天的行情都像回光返照。虚弱的股市体质,依然没变。个别有大资金关照的三线股,在连跌后开盘突然涨停——不给其他人一点儿短线参与帮忙的机会,正说明这种涨停纯粹是陷阱。
只要银行地产等大盘股不来个1-3天的暴跌,股市的熊市特征就不会改变,股市中的机会就根本把握不到——除非主力资金事先告诉你他将如何操作。
在权重股暴跌之前,买入面临突然被套的概率都在80%以上。拒绝买入,适时割肉,是明智之举。我已经开始纠错——割肉。
我认为,纠错或叫止损,是牛市末期阶段必须有的正确操作。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一旦青山变成了荒漠,只有茹毛饮血了。
在反弹中逐步(逐日,部分可以放到明天)割肉,总比在暴跌中割肉舒服一些。
割肉,历来都是十分痛苦的事情。有时候有的股票,不割不涨,割了就涨,看着割了的股票在拉升,那种痛苦+后悔,一般人都受不了。我所说的割肉,并不是指今天就割,而是一个时间过程,即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仓位重的股票,开始逐步高挂出来。为什么?因为,除了基金抱团的股票,几乎其他所有股票都进入了下跌通道,在大盘涨了5倍以后,个股进入下降通道,何时止跌,就像它当初上涨何时到顶那样难测。
要让股市在目前的基础上发动新一轮攻势,太难了。据我研究3季度报表发现,2季度大肆炒股的上市公司大多已收手,更不用说上半年蜂拥而入的其他社会资金了;而据了解,深圳炒股大户,530出局后只用少量资金参与了反弹,且在8-9月份就已出局;这两大资金来源,都已离开股市或在静心观望,目前根本没有再次进入的意向和迹象——指数高挂,也遏止了它们进入的脚步。市场严重缺血,基金只好抱团取暖,这就是现状。
部分增发股票,已跌破了原来定向非公开增发的价格,这是熊市来临的标志。要知道,如果不是熊市已来临,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参与增发的都是基金、券商和企业资金,这些资金放弃护盘,任由股价跌破自己巨资认购的价格,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机构也到了“无奈”的时候,到了对后市趋势迷茫的时候,到了资金捉襟见肘的时候了。譬如,航天晨光,今年3月增发了2470万股,价格为18.49元,今天收盘只有12.29元;房地产股新湖中宝,9月3日才完成增发9962万股,增发价格为16.06元,今天收盘只有16.16元。已经跌破增发价格的股票,目前至少10只以上。定向增发,也会套机构,这是9月末以来出现的新气象---这一条,就足以戳穿那些吆喝“牛市没有结束”的所谓大师的谎言。
大股东争相减“非流通股”,更证明了股市前景堪忧。就连最沉得住气的“南京高科”,今天也终于决定(我曾预料它会在明年开始减持其所持的其他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因为,明年减持收益因所得税率调减而可以少纳税)开始减持其所持其他上市公司的股权了。要知道,当中信国安集团在20多元30多元减持自己的同胞兄弟——中信证券的股权时,引起了一阵恐慌,两面针、雅戈尔都在随后减持了“中信证券”的股份,但南京高科一直不为所动, 我称赞南京高科的决策层站得高看得远。今天,南京高科也加入了减持的行列。再也没有对后市信心十足的非流通股东了。
当然,本周三,申购中石油的资金会解冻,给市场以短暂的冲动,至少本周三有可能上攻,届时是反弹出局的有利时机。
割了,11月底以前就不要再进入了,利用资金打新股吧,目前这依然是无风险的操作。12月中旬,应该是再次进入小炒明年上半年行情的时机。
首次建议:持有基金的朋友,赶紧趁着基民们大多还在懵懂的时候,赎回基金。预计11月中旬到12月初+当上证指数跌到4500点的时候,再去申购基金。我预计上证指数回到4500-4250点区域的概率在65%以上。-----这是本人本轮牛市以来,首次提示基民赎回基金。悄悄地,不要声张,以免基金公司砸我的博客。
其实,我的思想,与监管层一样,希望基金投资为长期投资。但中国的基金,就是一堆不按章法胡炒乱拉的庄家,与国外的基金截然不同;中国的基金,一开始就没有养成长期投资的习惯:把行情一次做个够,成了基金经理的目标;涨,就让股价涨透;跌,也让股价跌透。如此炒法,基民只有在股价已涨透的时候及时赎回,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当然,也只有到股价已经跌透或短期跌透的时候,才能再去申购基金。
下次申购基金,上投摩根系的基金,可以做为首选。据我观察,该系基金做得很稳健,5000点之上减仓较早,为下一波反弹行情储备了富裕的子弹。上投摩根系基金,一直以稳健著称,也许净值增长不是太快(本轮行情的初期和中期即今年3月前,我印象中该系基金位列净值涨幅榜前列),但我分析,一旦熊市来临,很可能是净值下降幅度最小的基金,而且有充足的资金去把握下次反弹的机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