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赢利的政府门户网站

(2009-05-23 22:50:47)
标签:

门户网站

组合网站

汉堡

北京

it

分类: 信息化

     在《中欧信息社会项目包头总结会》会上,我的第二个收获来自德国专家Niklas,他介绍的是公私合作(PPP模式)建设汉堡政府门户网站的经验。

   Niklas认为,政府门户网站要做到有趣才能吸引更多公众参与,比如有更多关于当地的新闻、重要事件、天气、体育、演出等信息。为此,汉堡政府门户网站(www.hamburg.de)打造了一个组合门户,既包括关于城市、新闻、生活信息的为个人生活服务的门户,也包括关于当地政府及公共机构的电子政务服务的政务公共门户。政府运行其中的公共门户,并全权负责其内容;为个人生活服务的门户的内容则来自多个渠道,政府不对其内容负责。整体上,组合门户网站由政府参股的公私合营公司来建设和运营支撑系统,政府下属机构免费拥有网站和使用支撑系统。通过这样的组合门户网站,汉堡政府门户网站不再需要政府投资,2008年还实现了赢利。为个人服务的门户已成为当地主流的电子商务门户,广告和交易收入都很可观。公共门户也因为流量大,得到市民的欢迎和支持,1+1远大于2。

    会后,我和Niklas探讨了汉堡的实践是否能在中国推行?我告诉他,在北京,我们也有类似的作法。比如,北京官方的门户网站有两个,一个是首都之窗(www.beijing.gov.cn)是政务门户网站,一个是北京网(www.beijing.cn)是综合信息服务门户网站,类似于汉堡的公共门户和个人门户。但这两个网站并没有组合。而且,运营方式也不同。首都之窗由政府主管的首都之窗运营管理中心运营,北京网则由首都之窗运营管理中心委托搜狐进行运营。在北京网上,也以信息查询为主,没有广告,还不是电子商务门户的定位。政府提供的服务要求是非赢利的,政府更关注信息的安全,过多支持商务门户可能带来某种程度的垄断,这些都是中国门户网站之所以采取公私分开运营、尽量不做商业交易的原因。

    但我认为,汉堡的经验是可以供一些中小城市借鉴的,通过组合网站若能激活政府公共门户,同时通过商业化运作,也能带动当地电子商务业的发展,并反哺公共门户,也许是这些城市政府门户网站跨越式发展的一条新思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