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和广播
《中国长篇连播历史档案》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任编辑叶咏梅主编,全书200多万字,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作家作品卷、中卷演播风格卷、下卷是传媒反馈卷。http://s11/middle/4aa4adc9t76137069091a&690
http://s9/middle/4aa4adc9t761370b081b8&690
http://s6/middle/4aa4adc9t7613711e6a45&690
http://s6/middle/4aa4adc9t9cc2713fe5e5&690
叶咏梅老师及各位与会的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听广播,我们爱广播,我们需要广播!
我们从小就听广播。因为有广播,我们的少年时代很幸福,广播带给我们许多欢乐!儿童是最天真的,也是最富有想象力的,是广播给我们的想象插上了翅膀,使我们的少年生活丰富多彩五光十色。至今我还能回忆起许多广播带给我们的快乐和许多与广播有关的故事。
http://s9/middle/4aa4adc9t9cc27f85e608&690
http://s4/middle/4aa4adc9t7613734fdcf3&690
我们爱广播,广播是第一个开启我们心灵艺术之门的老师。我们从广播中听小喇叭、听孙敬修爷爷讲故事、听连阔如袁阔成的长篇评书、听柳宝玉胡培奋导演制作的广播剧。。。。。。广播带我们走向无限宽广的想象空间,是任何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我们爱上了广播,我们从小就觉得在收音机里面,一定藏着许多许多漂亮的叔叔阿姨,他们有那么多好听的故事、丰富的知识、久远的历史——只要我们打开收音机,他们就有话跟我们说。甚至于小朋友们做游戏都会躲在纸盒子后面扮演“广播”,我们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走进广播中去!
http://s9/middle/4aa4adc9t9cc287e10228&690
终于有一天,我走进了广播大厦,走进了录音间,站在了话筒面前,和许多以前在广播里面熟悉的“声音”一起录制广播剧,录小说,接受采访,我觉得我很光荣很光荣!我还和许多广播人成了朋友——胡培奋叶咏梅。。。。。。们,我还去夏青老师的家里看望了他和葛兰老师,我还高兴地知道我原来可以算得上是他的小老乡。我由于热心参与广播工作,还被授予了优秀广播艺术家的称号,为此我很有成就感。
由于和广播的接触,由于参与了广播,由于与许多“老广播”的接触和学习,我知道了很多广播的历史、广播的知识和有关广播的故事。我觉得这当中的人这当中的事这当中的一切一切都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看到,并且流传下去。终于,我接到了叶咏梅老师的电话——她用几年的时间,把新中国几十年广播事业中长篇连播的经历用文字、图片、声音整理编辑成了一部大书,以档案的形式出版发行。我向她表示祝贺!我很佩服她!我觉得她很伟大!
她很勤奋,他在广播战线辛勤工作了四十年,做了那么多的工作,很有成就;她很幸福,她爱广播,爱自己的工作,在我们的眼睛里她每天的工作都是在享受着;她很有心,她把几十年工作过程中的许多故事、文件、声音、实物、图片都留存了下来,她还搜集了许多素材,使这部书的内容更丰富;她很有奉献精神,她退出她热爱的工作用几年的时间,自己掏腰包做经费完成了这部书,为广播和广播界的后来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财富和教材。
我们应该向叶咏梅老师学习,做工作重点有心人。有关部门的领导也应该向叶咏梅老师学习,建一个广播博物馆,把广播传下去、把广播的故事传下去、把这一代广播人的精神(这当中一定有叶咏梅老师的精神)传下去!
我想通过今天这个会向广播界的老师们朋友们说:我们听广播、我们爱广播、我们需要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