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博客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让朋友们自由评判:
从“进化心理学的人格观”看心理疏导与思想教化的历史意义!!!
进化心理学的人格观
人格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它以人的本性和个体差异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人类的本性主要指人的共同特征——相同的动机、目标和普遍的心理机制,而个体差异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进化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不把人的心理普遍性和个体差异作为进化过程的产物,人格心理学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在此基础上,进化心理学家对人格问题进行了新的阐释。
第一节
人格是人类演化形成的共同的心理机制
[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格心理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对演化形成的人性及其应用的策略进行研究。图比和科斯米德斯(Tooby&Cosmides,1990)认为,人性就是人类在远古代条件下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机制,由于性重组的限制和复杂适应装置的多基因特性使得人性具有共同性,尽管可能有量的变化。这表明不同的人格类型是建立在完全不同基因基础上的观点是不可能的。人格类型建立在不同基因基础上的观点是不正确的,男女之间尽管存在清楚的遗传方面差异,但男性和女性在大多数心理机制方面共享相同的功能结构,他们的差异是由于男性面临不同适应问题造成的。人性及其行为是与它们设计解决的特定适应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在所有的人格理论中,人性假设一直是它们的核心内容,并以动机的概念出现。它们有追求性和侵犯的动机(弗洛伊德)、自我实现的动机(马斯洛)、效能(怀特)、追求优越(阿德勒)、追求地位、权力、名誉或亲密等。即使最激进的行为主义者也都有内隐的人性理论,认为人性是由几个领域一般的心理机制构成的,如操作条件反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人格心理学家试图确定统一的人性观点。例如,威金(Wiggins,1991)认为,有两种基本的动机方式:能动作用(追求权力或控制使个体构成差别)和共享(追求亲密、联合和与其他人团结一致)。霍甘(Hogan,1990)认为,人类最基本的动机是追求地位和声望,因为早期人类必须解决的生存和繁衍方面最重要的社会问题包括与群体其他成员建立合作关系和协商等级地位,达到社会地位和声望可能会得到一些生殖方面有关的资源,包括更好的保护、更多的食物和更具吸引力的配偶。
人类演化形成的基本机制或动机并不是消极地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它们会推动个体采取行动达到某个目标,导致繁衍的成功。心理机制产生的行动不只是“身体的行动”,而是目标指导的策略。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就是以策略作为分析单元。对于策略的名称,不同的人格心理学家有不同的提法,如个人工程和完成它们的行动(Little,1989)、生命任务和完成它们的策略(Cantor,1990)、个人追求和它们的行动(Emmons,1990)、目前关心的问题(Klinger,1975)、繁衍相关的目标和达到它们的策略(Buss,1988)。在这些研究中,这些目标经常出现:“让一个有吸引力的女人(男人)更多地注意我”(个人追求)、“有性关系”(个人工程)、“得到一个男朋友(女朋友)”(生命任务)、“吸引配偶”(进化生命任务)、“保持我的婚姻关系”(目前关心的问题)。从进化的角度,所有这些努力的形式都构成交配的努力,从主题角度都是与繁衍有关的。成功吸引配偶是有性繁衍中必须完成的任务。在这个任务中,心理特性导致他成功的个体是人类的祖先。人格心理学家认为,人类会调动认知的、动机的、情绪的和行为的策略去达到某些目标。
对于人格或人性及其策略普遍性的研究,目前心理学中影响 最大的是人格五因素模型(FFM)。这一模型认为,人格由五个因素构成: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神经质、开放性。这一模型在不同的时间、背景、文化中得到了广泛证实。这些研究对于进化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进化心理学家巴斯认为,确定构成人性的基本心理机制和策略方面的研究应建立在仔细分析在远古条件下人类可能必须解决适应问题的基础上,那些解决这些问题失败的人不可能成为人类的祖先,那些直接导致他们失败的机制也不会遗传给现代人。现代人及其功能机制是所有进化成功的产物。他认为人格五因素是人类适应社会的最重要维度,是与人类解决生存和繁衍问题密切相关的。
麦克唐纳(MacDonald,2005)在对五因素人格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神经科学的相关研究,从功能主义观点出发提出,人类的心理与哺乳动物具有连续性,人格的基本系统是满足有机体最基本需要的。他认为,即使在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中,必须有趋向系统去获得资源,搜寻食物和吸引配偶系统;必须有退缩的系统去避免威胁,其原型是个体的恐惧系统;必须有唤醒调节系统给有机体提供能量,以满足环境的挑战或机会,缺乏这样一个系统,动物将要么处于永久的唤醒状态,要么永久处于唤醒不足的状态,不能满足环境的挑战;对于有机体的发展,必须发展各种类型的亲密关系,预期人类会形成对心理关系酬赏的系统;要完成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长期的利益必须抑制现在的愉快,会有一个责任系统的进化。从这一思路出发,他提出了五个演化形成的人格基本系统,是所有人甚至哺乳动物都具有的,具有广泛的普遍性,且每个系统会有不同的行为策略。这五个系统具体如下:
行为的趋向系统(behavioralapproachsystem)。行为趋向系统与FFM中的外向性有关,其行为趋向的核心是支配/追求轰动,它们是由在社会支配方面的个体差异及个体其他方面高的性别差异的行为构成的,包括追求轰动、冲动、对酬赏敏感。在成年人中,行为趋向也与侵犯和更高水平的性经历联系在一起。行为倾向系统是设计的推动趋向酬赏的来源(例如,性满足、社会地位)。酬赏吸引力是行为趋向系统的核心。
抚育/爱(nuturanee/love)的系统。它是构成亲密和其他长期关系之特别资源的互惠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基础。这一系统在早期的父母--儿童关系中表现为温暖和情感、安全依恋。温暖、有感情的父母--儿童关系是与父母的高投入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其特征是推后的性成熟、稳定的伴侣关系、温暖、互惠的酬赏、非剥削的人际关系。这一系统是人类情感发展的基础,其进化的推动力是对高水平亲本投入的需要,对于人类繁衍是必不可少的。女性比男性有更多的与亲本投入有关的机制,如在怀孕和哺乳方面高的投入。因此,与男性相比,女性是高区别的配偶选择者,更承诺长期的抚育和爱的关系。女性更倾向于被亲密关系和配对亲密关系所吸引。女孩比男孩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更倾向于亲密的信任关系。女性也更普遍倾向于在性关系中更强调爱和个人的亲密。女性更有同情心,期望更亲密的关系,两个性别都认为与女性的友谊更亲密、更丰富、更密切、更有同情心、更具治疗性。从发展的角度看,与亲密有关的性别差异在繁衍的年龄达到顶峰。
行为抑制系统和责任(be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
andconscientiousness)。行为抑制系统的功能是监控危险和即将发生处罚的环境。行为抑制系统用恐惧和焦虑的情绪对不确定或处罚的信号作出反应。在行为抑制方面的个体差异可以在第一年的下半年观察到,随着恐惧情绪发展和新颖事物出现时表现出痛苦和犹豫的表情。高行为抑制的儿童对新认识的人和新颖刺激作出消极反应。行为抑制儿童的生理研究表明,行为抑制儿童也表现出有一个高度敏感的杏仁核和意味着恐惧反应的边缘系统,容易被不熟悉的情境高度唤醒,表现出高度的紧张、焦虑和恐惧。责任感是构成工作中坚持性的基础,特别是那些不具有内在筹赏但对完成长远目标重要的工作。责任感的特质包括这些变量:延迟满足的能力、在不愉快任务中的坚持性、密切注意细节、以一种负责任的可靠的方式行事。
情感强度(affcet
intensity)系统。这个系统的作用调动行为的资源,通过恰当的唤醒以满足情境的实际需要,以服务于趋向和回避的行为。它是行为的衡量系统(scalingsystem),允许有机体衡量它对环境中机会和威胁的反应。这个系统在神经生理水平得到很好的研究,表明儿茶酚安系统为积极和消极的情绪提供能量。
在性情研究者中,发现有两个独立的维度:反应性和调节性。那些对刺激有高反应性的儿童,对刺激作出强烈的反应,对较低的刺激强度达到最高的唤醒,对于唤醒有相对低的阈限。这些儿童年通常被认为有一个弱的神经系统,容易唤醒和过度受刺激。在出现高水平刺激的情况下,这些高反应性的个体抑制他们的反应,倾向于从刺激中退缩。另一方面,他们对于低水平的刺激作出很强的反应。低反应性的儿童可能被认为是有相对强的神经系统,他们有相对高的刺激阈限,不会被那些压倒高反应性个体的刺激所唤起。低反应性的个体因此可能在高度刺激的环境中找到,尽管处于极端高水平的刺激环境,即使这些个体开始抑制他们的反应和从刺激中退缩。情绪强的个体对于情绪刺激有相对强烈的反应,包括积极和消极的情绪。高情感强度的个体倾向于更快更频率的心情改变,导致可变的情绪生活。情感强度可能被认为是一个普遍的动机提高系统,能够被指向行为趋向(支配/追求轰动)及行为的回避和检查环境中可能的威胁(责任和行为抑制)。
经验开放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内在驱动的好奇心和在智慧和美学经历方面的兴趣,以及对于这些领域的想象和创造。经验开放系统在青年期会增加,因为这个时期是增加认知复杂性的时期,表现出对大范围经历的兴趣。经验开放系统与认知能力标准测量方面的分数有关,包括言语和数学成绩的测量,也就是与一般认知能力有关。
麦克唐纳认为,这五个人格基本系统作为适应系统,对不同的背景作出反应,而且不同的人格系统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促进个体的发展,有时系统之间也相互竞争,导致心理的矛盾状态。这个理论是很新颖的进化人格五因素理论,但很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注:此文摘自某一正式新出版读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