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攀比风让“苹果”变味

(2012-09-05 08:43:16)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攀比风让“苹果变味

                                     □林轩鹤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大学开学季。面对这个“花钱季”,家长们是几分欢喜几分忧。欢喜的是孩子顺利进入高等学府,迈入人生的新阶段,忧愁的是现在的一些孩子爱攀比、花销大,普通家庭面临着诸多压力。

    《武汉晚报》8月30日报道,有网友称在武汉一所高校看见一个大一新生,父母跟她报名了,钱也交了,那女生却说:“不给我买iphone4s我就不在这里读了。”老师、爹妈劝她劝了一个多小时。

    新华社9月2日报道类似的一件事,记者在北京中关村某电子卖场外,看到一位妈妈蹲在墙角,不时抽泣。销售人员道出缘由,女孩要去外地读大学,一定要买苹果手机、iPad3和苹果笔记本电脑这所谓的“苹果三件套”,还要高配,超过2万元的总价让妈妈吃不消。女孩大喊:“不给我买,就让我在大学丢脸去吧。”说完扔下母亲,扬长而去。

    读了上面两则新闻,乔布斯若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这几件事引来网友纷纷“吐槽”:大学新生盲目的“苹果崇拜”不仅反映出不健康的价值观,也折射出家长教育方式不当与社会物质化氛围。

    随着社会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目前大学新生的“入学三大件”由几年前的手机、文曲星、自行车逐渐升级至“电子三大件”——手机、电脑、数码相机。因学习、生活之需,添置数码产品无可厚非,但一些新生要求购买“苹果三件套”等高档产品,让不少家长直呼“伤不起”。当“苹果三件套”等高档产品成为校园盛行享乐主义的一个标志性符号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现状十分尴尬,也令人担忧。

    大学学子动辄要新款,要高配,已经不是单纯的生活需要,而是一种扭曲的攀比与炫富心态。不少家长从小用高物质承诺来奖励和刺激孩子学习,这不仅宠坏了孩子“胃口”、助长了虚荣心,而且容易导致孩子贪图享受、缺乏自食其力的责任感。如果孩子超越家庭经济条件攀比“装备”,甚至因装备不齐而感觉“丢人”,这种“拼装备”带来的问题值得人们反思。现在一些孩子花钱如流水,却不知道这“水”是父母的汗水和泪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养成会过日子的好习惯,是每一位孩子成长路上的必修课。

    当今社会有些人关注更多的是物质方面的享受,而忽视了精神方面的提升,也就造成了当前攀比之风盛行的现象。时下攀比之风渐渐刮向校园:比穿着名牌,比花钱大方,比父母当的官大、钱多、车子好等等。这种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会促使学生在物质享受方面向高档次看齐,当这种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便会有一种挫折感、自卑感。这种心理的存在,必然会给学生的生活、学习及身心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京华时报》8月25日报道,辽宁师范大学毕业生孙航从“星光大道”节目看到一名11岁男孩身患脆骨病后,主动要求为孩子义务做家教,但当自己没钱买苹果电脑时,却诈骗了孩子母亲7600余元治病钱。

    高消费并不意味着拥有高品格。在踏上新的人生起点时,如果任由孩子把大学当成攀比、炫富的舞台,将不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要消除这种不健康的攀比心理,应该从多方面配合进行。学校、家庭应该引导学生合理消费,社会环境包括舆论导向要引导孩子拥有正确的价值观。

    “苹果”好吃,但学子们应该凭自身努力去“摘”。

          (发表于2012年9月5日《泉州晚报》“评论·民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