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评)用生命托举道德航标

(2012-07-13 10:13:29)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用生命托举道德航标

                                      □林轩鹤

   

     一个推举救人的姿势,震撼人心。这个姿势,陪伴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连日来,本报连续报道驻闽某部队通信班班长代龙勇救溺水少年不幸牺牲的壮举。报道被众多网站、微博转载,英雄牺牲时右手仍然保持推举救人的姿势令人动容,英雄的事迹被广为传颂。

    英雄倾尽全部气力的推举姿势,好比一座极其壮美的雕塑,激荡着人性的力量、大爱的无私、付出的真诚。英雄用生命定格的推举形象,具有直击人心的穿透力,让无数人热泪盈眶。在“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福州“无名托举哥”等平民英雄涌现后,人们在名城泉州又一次见证一位普通战士,用一种不假思索的义举,用一种发自内心的善良,践行质朴的信条。正是这种不假思索、出于本能的真实反应,才是社会生活中最宝贵的力量。这样的力量越多,越说明存储于民间向善的道德力量越深厚。

    英雄壮举拨动着人们的心灵之弦,人们也在追问自我: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能否伸出援手?在这方面,我们有感人的事迹,也有惨痛的记忆。此前,救人被讹、扶老难题、小悦悦事件,对道德环境、社会风气的忧虑,一度成为人们心头难以抚平的道德伤痛。融化坚冰,需要行动的热力,需要正向的能量。从评选和表彰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到数百万网民为张丽莉微博祈福,从杭州全城为吴斌送行,到这次众多媒体、数以万计网友转发代龙英雄事迹,一再表明人们渴望道德回归的强烈愿望,也证明扬善崇德依然是社会主流。

    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学雷锋活动持续在神州大地火热展开。其实雷锋精神从没有离开过我们,代龙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再次印证了这一点。雷锋精神凝聚成更为广泛的行动力量,从而为“最美”生长与绽放培育更为丰沃的社会土壤。正是像代龙这样的英雄支撑起善行的“道德底盘”,为道德中国的挺立写下自己的证明。良好的道德需要永远不灭的精神航标。代龙用生命支撑成一个大写的“人”字,用生命托举起道德的航标,用见义勇为的精神将自己的生命雕刻成“最美”。英雄离开了,留下的却是责任和伟大的平凡。我们缅怀英雄,不仅是为了哀悼,更是为了传递爱和责任,传递一份平凡的伟大。从自身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从人的本能和良心做起,多一些最美丽的平凡,多一些最真实的感动,多一些最温情的善念,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和美丽! 

                    (发表于2012年7月13日《泉州晚报》要闻一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