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也需要“最美乘客”

(2012-07-11 08:37:26)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我们也需要“最美乘客”

                               □林轩鹤

     人民网7月5日报道,广州550线公交车司机吴志宏3日在工作中突发心肌梗塞,危急时刻,他硬是将载着数十名乘客的公交车缓缓靠站。乘客深受感动,多人一同看护、抢救发病的司机,演绎了感人大爱!

    无独有偶,《华西都市报》7月5日报道了一件类似的事情:6月29日中午,泸州籍客车司机罗康平驾车行驶在高速路上时突发脑梗塞,在行将昏迷之际,他完成减速、靠边、停车等一系列动作,保证了车上33名乘客的生命安全。多名乘客用毛巾帮他擦汗、掐他人中急救。在乘客的帮助下,罗康平被送往医院,最终被抢救了过来。

    一个多月前,杭州“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来感动无数。一个多月后,广州和泸州,同样也出现了“最美司机”。而令人感动的还有那些抢救“最美司机”的乘客,人们将他们称为“最美乘客”。“最美司机”感动了“最美乘客”:他们用崇高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完美地诠释了责任和担当,保护一车人的平安;“最美乘客”也感动了“最美司机”:他们抢救、照顾司机,从被救者变成了施救者。“最美司机”和“最美乘客”,同时给我们带来身边的“最美感动”。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最美司机”,也需要“最美乘客”。我们不只要做“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更应该像这些乘客一样,做“最美”的参与者、创造者。

    可是当人们用大爱谱写动人乐章的时候,也不时传来一些不和谐的音符。红网7月4日报道,7月3日下午5时左右,湖南娄底市政府门前孙水河公园河段,三名互不相识的市民救起不慎落水的一家三口人,其中一名救人的小伙子不幸溺水身亡。而被救起的一家人,没有道谢一句就无声地消失在人群中。此举无异在英雄家属滴血的心头再插上一把刀,也刺痛了人们道德的神经。人们对这一不义之举同声谴责,是因为大家呼唤更多的人能像“最美乘客”那样懂得感恩和回报!

    一段时间以来,现实世界的道德缺失,动摇了一些人固有的社会价值信仰。而“最美司机”和“最美乘客”,用最撞击人们心灵的方式,用责任、互助、回报、爱心,让华夏民族的道德丰碑,一直屹立在每一个普通民众灵魂的最深处。如果说“最美司机”在生死时刻的选择,是基于高尚的职业道德养成的自觉性,那么“最美乘客”身上体现的则是国民应该具备的另一种特质——懂得感恩。如果每个人都像他们一样,争做高尚道德的参与者,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就能形成一种相互受益的良性循环,“最美的人”将更加频繁出现,并成为社会常态。从以前的只想搭道德的便车,当个享受着别人“做好事”带来好处的“乘客”,到现在涌现出的争相奉献,众人参与,这是社会的进步。巴金说过:“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最美司机”和“最美乘客”,两种义举,一样情怀,他们用爱阐述“最美”。如果能坚守一颗大爱之心,甘做一泓清泉、一缕阳光,每个人都可成为“最美”。从“最美妈妈”吴菊萍到“最美教师”张丽莉,从“最美战士”高铁成到“最美司机”吴斌……他们的事迹让人们深刻感受到蕴藏在普通群众中的道德光芒,感召着人们让“最美”的力量不断接力,持续发酵。

    就像歌词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欣赏“最美”、感喟“最美”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像那些感恩的乘客那样去成为“最美”。滚滚红尘,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列车上的一员,当我们每个人都成为“最美”,我们便能沿着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奔往最美好的明天。

            (发表于2012711日《泉州晚报》“评论·民声”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