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ner工作笔记(63):不辞旧无以迎新
(2016-02-07 09:16:55)
标签:
planner创意广告公司广告人 |
分类: 一个广告公司Planner的日志 |
很久没写博客了,明显手生了许多,看着空白的屏幕,却不知从何说起。
新年的意义不仅是历法里四季轮回的起始,我更喜欢人们在经历新年时的各种仪式感,其中之一便是自觉不自觉地停下来,回头望,这在拥有加速度的现代生活里显得尤其难得。
时间如梭,freelancer竟已做了三年。站在高处,纵览这过去的一年,也不过是以往的重复:接项目,想策略,卖提案。但是俯下身来,钻进每一个项目打量,就像前两天跟我妈说的,“大概我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工作这么多年,一直有在进步。”过去的一年多不过是又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节点。很多brand
idea收到赞赏并被采用,而且在后续步骤中能够被创意、阿康和客户不断地重复,仿佛它就是品牌的心脏。事实上,这正是我当日在BBDO时最大的瓶颈之一。BBDO至少在那个时期并不强调planner的idea需要多么inspiring,很多时候方向正确就是唯一的要求,再加上工作负担重,及时完成自己的作业已是最大安慰,又何谈激发创意。回头看,过去一年多产出的有意思的idea甚至要比成为planner六、七年来的总和还要多。刚刚写下“心脏”一词给我新的启发。好的planner是要给品牌按上一颗能够持续、有力搏动的心脏,而好的创意是在一个有了心脏的躯干上加添血肉。那些承认自己在广告公司的地位就若如吉娃娃的planner绝不会是好planner,因为你的位置从来都不是行业决定的,而是你自己创造的。
羊年最后两个案子偏偏呈现出非常有意思的两极,就像生活一样,有高有低。一个期待很高,却很不顺利;一个单靠半天头昏脑涨地赶出来,却颇有亮色。从细节上来说,两个多少都有点新的经验在里面。一个写给民营土豪企业,偏商业分析方向,的确不是广告公司的擅长;但与其抱怨SOW超出范围,推脱逃避,我却希望这是一个有点挑战的新开始,即使第一步略显踉跄。另一个项目由芝加哥总部领头,上海团队负责策略和创意,设计某全球家化品牌在泰国、马来西亚、巴西和墨西哥的推广。以往完全跳脱中国大陆的案子我是很不自信的,当初在多伦多JWT就已经尝过这种无根水的悬浮感。想了两个方向,内部review之后都觉得不错,最后合二为一;听说一向难搞的印度创意老大听了也有欢喜, 策略年前就算搞定。我问自己,这就叫经验值吗?当初那个断定“不了解消费者就没法出idea”的血气青年,现如今看着三页纸的消费者数据,竟也能在几小时里不慌不忙地交出作业了。
就像没有黑,白就无法自持一样,经验值的增长也有好与坏的两面。好处不必过多言说,而在广告传播这个行当里,抱守着经验值兀自陶醉的案例并不少见。就如庞大的4A,还有不少沉醉在老祖宗传下来的旧俗中不愿醒来,日薄西山的颓势城外的人一目了然,城里的却还不自知,又或是回春乏术。
我一直把过去一年多的进步归因于freelancer所拥有的更多的自由时间,张弛有度的节奏和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因为没有了管束而舒畅活络的心情。当广告人都变异成广告狗,有限的脑容量都被无休无止的工作塞满,唯一的生活愿望就是睡觉和休假时,别指望他们能有多出色的想法。更何况现在的广告公司早就失去了太阳照在身上的骄傲,优质人才青黄不接,而所谓的“职业理想”更是一个早就锁进旧橱柜里的古词了。之前,我也几乎接近挥手离别的边缘,所幸并没有合适的机会出现,这才不得不、甚至万般无奈似地留了下来,却因此结识了一些和我一样还存留着广告热情的同僚。他们零零星星地散落在这个城市大大小小的传播公司甚至是客户团队里,有的身居高位,有的刚刚起步。我就像个吸血鬼,贪婪地吮吸着他们身上在经意与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热情、专业,与闪闪发光的灵感。
羊年,感谢这些身上还流着热血的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