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bloorstreetnara
bloorstreetnara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398
  • 关注人气:2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黑屋的启示

(2011-11-20 11:42:45)
标签:

旧金山

moma

当代艺术

广告

竞品分析

杂谈

分类: 广告

对于当代艺术,我始终保持着敬而远之,可能是视觉上早已习惯了的“美”在很多当代艺术作品上荡然无存。它们大多以怪诞、诡异、暴烈,甚至颇有些恶心的面目出现,视觉冲击力很强,但对普通人来说却又常常不知所云,甚至叫人尴尬。凭着有限的认知,我一度觉得当代艺术只有过度的情绪、过度的思考,没有美。在旧金山现代艺术馆(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里,这样的馆藏举目皆是。

 

小黑屋的启示

小黑屋的启示

小黑屋的启示 小黑屋的启示

小黑屋的启示

小黑屋的启示

小黑屋的启示

小黑屋的启示

 

在一间小黑屋里,只有照相机“咔嚓、咔嚓”摁下快门的声音。随着这节奏声,墙上,投放着一幅一幅的相片。这是一套名叫“Sections of A Happy Moment”的摄影作品。嗯。。。虽然它是由多幅照片组成的,但是称其为摄影作品其实也有些勉强。在同一个时刻,不同的相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对着同一个场景按下快门;在25分57秒里,这些相片在一面寂静的墙上一一呈现。

 

照片本身既没有多少技术也没有有趣故事可言,但却让我在小黑屋里默默坐了很久。

 

前两天跟几个小朋友分享如何把竞品分析做得更好。一向以来的惯例无非是列数在过去某段时间刊出过的主要竞品广告,分析其所针对的目标消费者、主要讯息、消费者洞察、产品利益点以及支持点等等,最后以几页Implication结束,不可说不无聊。小黑屋里的那点启示其实适用于包括竞品分析在内的任何一种思考。一个小孩玩球的场景,本来就是日常生活里普通的某个瞬间。如果我们仅仅聚焦于小孩本身,这个场景无疑是单调的、狭窄的;但是当我们转换视角、移动距离,就会发现小孩之外形形色色的其他人和他们不一的表情跟举动,同时对周围环境也有了更周详的了解。

 

创意人经常面临的困境是想不出更好的点子,我想我们得试着从一种先入为主的思维角度和距离里跳出来。这事儿肯定比拍照换个角度要难得多,但我觉得时不时提醒自己“跳出来”本身就是有益的,它能让你不沉溺于一滩越陷越深的沼泽当中。跳出来之后,再试着站得远一点、近一点、高一点、低一点。。。

 

再拿竞品分析为例:可以先从近景入手,但不要仅仅拘泥于竞品当下做了什么,还要往回看:它以前是怎么做的?有没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然后往前看:依目前的态势,它会如何发展下去?对我们会有什么影响?离远一点看:是什么样的大环境因素驱使它做出这样的改变?大环境还会有怎样的发展?往左右看:其它竞争对手有没有顺势而动?最后,所有这些因素对我的品牌在短期与长期内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在目前的状态下,该做何对策?。。。

 

特别献给上周在竞品分析里痛苦挣扎的同学们!

 

小黑屋的启示

小黑屋的启示

小黑屋的启示

小黑屋的启示

小黑屋的启示

小黑屋的启示

小黑屋的启示

小黑屋的启示

小黑屋的启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