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于天真”

(2009-02-26 20:44:47)
标签:

杂谈

佛教指导我们每一分的活在当下,有清晰的了知,却不要有丝毫的黏着。理上通达后,是否能在事上圆融呢?当八识的种子翻腾时,就算我们努力说服自己,一切都是霎那生灭的假象,而习气还是那样的让人不能自已。

 

我们甚至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和外界,不管是表象还是思维都会在短期内不动声色的千变万化。有时觉得自己很傻,那样的坚信无常和凡所有相都是虚妄,却偏偏喜欢问一句:“真的?”掩耳盗铃的冒傻气。我总反省自己,这不应当是个修行人问的,我的内心难道还相信有些什么是真的?或还在潜意识的盼望有些“真的”会出现。

 

当然不相信会有“真的”不是一种消极的厌世,而是透过事相看到本质的能力。尽管很多时间都能安住在一种清明喜悦的状态中,而某时某刻,还是会不自知或心甘情愿的被埋在一堆事相里。

 

无欲无求是什么,并不是消极的放下,逃避生活,而是按部就班的朝着自己的方向努力,只是心中不掺杂成败得失的思虑。沉迷是什么,是如果说服不了自己远离,就带着清晰的觉知去对错误实施的体验。当然如果心真空了,也谈不上无欲无求和沉迷,即便翻云覆雨,也早已远离一切尘色了。

 

人生就是一场蜕变,人们都在无意识的重复,我实在想走上一条不归路,活没自己---

 

只因还有感恩 ---- 一种颠倒之后的清明,一种内在最大的触动,一种无以回报的自责,一种无论如何都要全盘付出的决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