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廉官美称一二三四五

(2011-08-10 15:56:05)
标签:

四知先生

五代清郎

廉官美称

一钱太守

二不公

三汤道台

杂谈

分类: 历史的天空

    “一钱”太守
      后汉刘宠,任会稽太守,操守廉政,深得民心,离任时,当地老人拿了一百钱为他送行,刘宠不肯收,后因盛情难却,只好收下一钱做为纪念。于是,“一钱太守”的美称就传开了。
    “二不”公
    明范景文,历任兵部侍郎、工部尚书等职。当时许多亲朋好友登门相求,范均一一谢绝,并在府门上书六个大字:“不受嘱,不受馈。”从此,他被人称为“二不”公。

     “三汤”道台
     清汤斌,曾任岭北道台,三年为政,每日三餐以豆腐汤作肴,百姓因此送他“三汤道台”美称。

    “四知”先生
    后汉杨震,任东莱太守时路经昌邑,县令王密曾是杨震举荐的门生。到了晚上,王密以十两金赠杨震,说:“天黑,没人知道。”杨震严厉回答:“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惭愧携金而还。此事传开后,大家称杨震为“四知先生”。

     “五代”清郎
    袁津修经历了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五个朝代,为官50年,始终以清贫为本,连一升酒的薄礼也不受,于是人们皆呼袁津修是“五代”清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