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象皮甲、土司龙袍——云南民族大学博物馆两大镇馆之宝

(2006-10-27 23:22:20)
分类: 镇馆之宝
揭秘镇馆之宝(组图)
“神圣”的土司龙袍
  在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珍藏的民族文物中,大量是具有地域特色的云南少数民族文物,同时也有一些历史上由内地或其他地区传入。这些文物不仅反映了历史上边疆少数民族与内地各民族的文化交融和经济联系,更反映着自古以来中央王朝与边疆民族地区政治上的紧密联系和统属关系。其中陈列的一件保存完好的清代傣族土司龙袍弥足珍贵,中外来宾对它莫不产生极大兴趣。
  龙袍长140公分,肩宽86公分,圆领,大襟,马蹄袖。龙袍呈绛紫色。缎面前胸后背用金丝线各绣金色正龙一条,两肩及全身上下还绣满大小不同、形态不一的金色行龙以及五色祥云、寿山福海、利水波纹、火焰、蝙蝠、葫芦、寿桃、牡丹花卉等纹样图案。整件龙袍显得华贵富丽威严,其图案布局和用料之精、做工之细实属一件典型的满清龙袍,为边疆地区所罕见。
  这件龙袍原是清代云南德宏南甸傣族土司的传家之物,是清朝政府给他们祖上的赐品。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物主把这件龙袍献给了国家。从龙袍保存完好的状态和成色来看,历代物主生前均较少穿用,而是将这皇帝赏赐的“神圣之服”作为其权势和荣耀的象征。这件龙袍的珍贵之处还在于,像这样款式和造型的龙袍只有一件,因为清政府赐予各地土司的龙袍是不一样的。
  从这件龙袍的花纹图案来看,除表示吉祥、富贵、福寿以外,龙饰居于突出的地位,按封建王朝定制,龙是帝王的象征,龙袍是皇帝的专用之物(只不过皇帝的龙袍为明黄色)。作为土酋首领的南甸土司在清代承袭的南甸宣抚使官衔是属于三品,能被赐予这件龙袍,一方面表明他在众土司中的突出地位,另一方面也表明朝廷的安抚之心、笼络之意,“其要在于抚绥得人,恩威兼济,则得其死力”《名史·土司传》。自清代起,中央政府虽在靠内地的一些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但在边疆和百夷地区,“清沿明制”依然保留土司制度。历代封建皇朝对民族土酋首领的这种“恩宠”的安抚策略,对稳定边疆巩固封建中央王朝的大一统政权起了积极作用。
  从50年代起,这件龙袍一直保存在云南民族大学,如今它成为反映和研究历史上封建中央王朝与边疆民族地区的关系及土司制度的宝贵文物和实证。

 
揭秘镇馆之宝(组图)
罕见的象皮甲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陈列着一领皮甲,经测定为象皮所制,故称之为象皮甲。
  据介绍,为了弄清这领皮甲的背景,有关专家大量地借鉴同类物品、查阅史料。为此,专家们跑了全国的许多地方,走访一些专业部门,看到不少甲胄,也听到许多有关古甲的介绍。比较之下,其中有部分甲制式与象皮甲类似,但质地却以金属、牛皮、熊皮居多,没有象皮所制者。因此,专家们一致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象皮甲确为罕见之物。查阅史料,在云南地方史志中可见一二。据《岭外代答》载:“大理国之制,前后掩心,以大片象皮如龟壳,披膊以中片皮相次为之,其护项,以全片皮卷圈成之,其它则小片,如中国之马甲”。据此,历史上确有象皮制甲,且可上溯南宋、大理国时期。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的象皮甲,现仅存身甲,以一个似背心状的身甲为主体。身甲分胸甲和背甲,其结构一样,有主负片之分,主甲共五片,上为整片开领以护胸,下为左右两片,中央联接处复盖条形皮块,以保护腹部,主甲片两侧腋下是两片副甲片。每片都根据部位不同而形状各异,片与片之间用皮条穿联为一体;然后,胸甲和背甲于右腋下相联固定,左边腋下留作全甲开口,以便穿脱,穿甲时,只需将开口处用绳系紧,便非常贴身,活动很方便,犹如拼块背心。身甲的下端缀着六排由上百片较小的甲片编缀成的甲裙,以护下身,下甲壳面涂黑漆(土漆拌锅烟灰),以红漆沿边勾线(土漆拌朱砂),又以黄漆点上梅花、松叶图案(土漆拌石磺),中间有一幅似花草(已模糊)。
  整个象皮甲的形状,可以在《桂海虞衡志》中对象皮甲的一段描述中找到印证。书载:“蛮甲,惟大理最工,甲胄皆用象皮,胸背各一大片,如龟壳,坚厚与铁等,又联缀小皮片为披膊护项之属,制如中国铁甲,叶皆朱之。兜鍪及甲身内外悉朱地间黄墨,漆作百花虫兽之纹,如是所用犀毗,器极工巧。”据介绍,现存象皮甲与上述记载非常吻合,应为早期甲衣,实属罕见之物。象皮甲的制作方法是,先按人体部位做好造型母板,取生象皮脱毛硝制,切块绷于母板之上,风干,裁切,涂漆绘图,凿洞穿联,一领甲衣便告完成。当然,古代在选用皮革制甲,仍有规矩,皮分几等,以犀皮为最,象皮次之,牛皮和熊皮再次之,但因牛皮较之容易得到,所以采用较多。好皮当然首先供给将帅,如犀皮,象皮。一般将士多用牛皮。制作方式大同小异,只花口上稍有区别。

  关于象皮甲的保存和流传方式,目前尚无详实材料。不过,甲胄能世代流传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家传,祖辈上出了能征贯战的英雄豪杰,死后,为了纪念他,对后人进行传统教育,把他的甲胄作为传家信物,流芳百世。二是神传,历代巫师神汉,在作法时,穿上这些沾满血迹的甲胄,借英雄之威,与妖魔作斗争。作为战胜敌人的传世法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