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上街发情书是闹剧OR悲剧

(2010-12-07 09:08:02)
标签:

教育

杨阳

九龙坡区

这样的说法

情书

分类: 校园评论

5日,九龙坡区杨家坪步行街,大学生杨阳向路人送上“情书”:“我快大学毕业了,找工作四处碰壁,感觉压力很大。”杨阳说,因深切体会到都市人的压力,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劝导大家轻松生活。

听上去很滑稽,再仔细琢磨,却有点荒谬可笑,大学生上街发情书,究竟是这哥们太有才,还是一向戏剧人生的大学生被戏剧了?在公共场合发情书,向一个个人群中漠然穿行的人送去暧昧,理由竟是找工作四处碰壁?言罢,真不知该怎样形容这个举动,是闹剧还是悲剧,我想闹剧应该是他一个人的,而悲剧却是我们大家的。

跟这个小伙同处大四,也同样为找工作闹心过,可谓在找工作中四处碰壁,在被拒之后几度郁闷几度愁啊,哥的心,彻底纠结了~真的羞于说出这段经历。想起第一次去招聘会的情景,打印了一厚沓个人简历,将近30份,每份有10多张,一张彩印的个人简历,还有一些个人奖励证明,成绩单……背着一个大挎包,身着正装满怀信心前往招聘会现场。去了之后,前去应聘的人比想象中要多,晃了一大圈,却很难发现跟自己专业相符的岗位,偶尔在拐角处看到一个公司招人,年薪5万,前去一问,被婉言拒绝了,说是只招女的。当时心里挺失落的,于是就顾不得考虑了,只要是跟专业相符的岗位都投了一份,甚至完全不沾边的也投了,几十份简历发完了,回到学校等面试电话。让人失望的是就等来两三个电话,网上查询了哈,公司都在经济开发区偏远的地,面试却让9点就到,无奈了,放弃了。随后又类似这样跑了几次招聘会,失望之极,又把眼光投到了网上,报纸上,去参加各种考试,却没有收到任何录取结果。心中始终想象着这样的一个场景,用人单位打来录用电话了,电话这头自己微笑着说,对不起,我已经被某某公司高薪聘用了。那种骄傲,那种自豪,不知在心底多少次畅想过,但悲剧的是,这种美好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不曾知晓这位上街发情书的哥们,是否也会有这样的经历。就此举动,也能猜到,我甚至在想,假如那个人是我,那会是怎样的场景?错了,估计,咱都没那个勇气上街发情书,尽管我坚信,自己可以把情书写的情意绵绵,文采飞扬,也保不准,发了很多情书出去,工作没找到,还找到女朋友呢?那也总比花费一天的伙食费砸出去的简历要强。虽然我不想,但是还是违自己所愿,揣测一下这位哥的所思所想,供大家娱乐欣赏!!

上街发情书,绝非是找情人的,可以这样理解,被找工作折磨的有点失常了,想通过这种有违常理的举动来获得一种刺激。通过这种显得有些莽撞的发情书的行为,内心压抑的情绪也可以得到很好的释放。

在网友的评论当中,我看到有这样的说法,大学生整天在学校睡懒觉,谈恋爱,打游戏,有什么资格得到一份好的工作。当然这样的说法有点太绝对,但整个大氛围下,想必很多人都持有这样的想法。假如公司人事处的人,正是这样想的呢,这该怪谁?

找工作受挫也在情理之中,但上街发情书绝对是意料之外的,难怪会有人怀疑这是炒作,不过这样想的话,这哥们确实有才的。上大街发情书,在情书被大多数人都遗忘掉的时候,这一举动无疑会让很多人倍感新鲜。如果按照市场营销效应而论,他这一举动想必会有很多人接受的,这样说来,他还是蛮成功的。

他说他这样做是为了让劝导大家轻松生活,事实上看到此情此景的人确实轻松,不过不是因为他情书写的多煽情,而是他代表大学生这一群体,做出的荒唐一幕,让很多人觉得挺可笑的,仅是娱乐而已。

这一切,究竟是谁的悲哀,是教育,是学生,还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