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出麻小儿在簋街和在咱北京人心中的地位了吧?
什么是麻小儿?就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红透了大江南北的
“麻辣小龙虾”的简称,北京人简称之为麻小儿,怎么听都像呼唤自己兄弟一样地亲切。
北京有一条著名的餐饮街——簋街,很多北京的流行菜就是从簋街开始的。自从簋街推出物美价廉的麻辣小龙虾之后,食客趋之若骛。“到簋街,吃麻小”俨然成为了北京街头的一道风景。

华灯初上,饭馆的生意也开始火暴。才6点钟,外面就坐满了等座的人。
我一直挺纳闷这生长于水沟里的小龙虾怎么做起了饭桌上的主角,而且还经久不衰。
也许麻小代表了好吃刺激的食尚主义和休闲轻松精神理念。吃麻辣小龙虾适合臭味相投的朋友一起一边剥着壳,一边喝着啤酒闲聊。
小龙虾可食用部分不多,主要是虾身部分手指般粗细的肉段。肉虽不多,但剥出虾肉蘸着汤汁,鲜香麻辣倒是很能撩人食欲。吃过一次后容易上瘾。那种独到的色香味,是一种无法抵抗的诱惑,麻麻辣辣地刺激着你的味蕾,引发着食欲。最爽的事情莫过于吃得大汗淋漓,聊个淋漓尽致,回家洗个澡,暑气尽消。
遥想当年,簋街是我曾经战斗的地方。下了班就杀过去。还经常能在街边儿上认出朋友同事的车。一个电话打过去,你去哪家麻小啊?我看见你家车啦,你旁边那男的谁啊……
第二天回到办公室还得汇总一下最新战报,昨天我吃的那家1.5元个大还特磁实。哟,我那2元的肉一点都不多!嗯,那男的干嘛的啊……
当然,除了八卦之外,至于吃什么就不用再汇总了。麻小,冰啤,煮花生,煮毛豆,顶多再加张葱油饼就算齐活儿,不会再点其它东西。就这么几样消夏菜肴,就这么吃得兴致勃勃,还百吃不厌。我记得那时候的小龙虾基本是50只起步,通常都是冲着老板喊:“给我来100只!想想看,那是何等的气概!爱吃辣的人往往有一个共性,就是豪爽,大气。一个个挺斯文的小白领,挺时尚的漂亮女孩,一边辣得吸溜着气,一边手里麻利地剥着虾,嘴里飞快地吃着,面前堆着小山一样高的龙虾壳……
那一盆盆红艳艳的麻小儿,对我而言固然是个无法抗拒的诱惑,但更吸引我的恐怕还是大家在吃麻小时所表现出来的年少轻狂,率真品性和那许许多多难忘的快乐往事……

如今的麻小儿的价格飞涨,从记忆中的1-2元已经跃升到了4-8元/只。

现在簋街上已经见不到了煮花生和煮毛豆,唯一幸存下来陪伴麻小儿的只剩下这盘精致的葱油饼了,精致有余,却全没有了当年那粗狂的豪情和味道。
在国外这些年,那些关于麻小儿的甜蜜回忆经常会出现在脑海中。每次回国,都阴差阳错地和麻小儿擦肩而过。然后此恨绵绵无绝期地回到国外……
曾经有一次和一哥们儿聊天时,哥们儿说,特想念街头的羊肉串,当年下了班,把自行车往边儿上一支,攥一大把肉串再来瓶啤酒。我说还怀念北京的麻小儿,东直门簋街基本就是我第二故乡……可如今,我却为东直门簋街到底在东直门还是在东四十条和帅哥抬了半天杠,我坚定地认为簋街在东四十条……

有的时候,我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回忆麻辣小龙虾本身诱人的味道还是在怀念那曾经的似水流年,青葱岁月……

麻小儿依然红颜如初,吃的人却已年老猪黄。只能在对麻小儿的深情回忆中去寻找俺昔日的影子。
即便是年老猪黄,也要拿出当年的劲头。却已然没了当年的豪情。10只麻小过后就开始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现如今,注意力已经不在了麻小儿身上,喜欢上了花家怡园那古典幽雅,流水潺潺的中式庭院。

关于麻小儿的那些陈年往事和逝去的青春,真的只能在记忆中去寻找了!
吃小龙虾应该注意的事项:
1, 挑小龙虾,一看个头,二看成色。个头当然是越大越好;成色以分量重的为好。死虾绝不能吃。如果把做好的虾夹起来,尾巴是弯曲的就说明是用活虾做的,反之,直的就是死虾做的。
2,揉捏一通虾身,让虾肉尽可能与壳剥离,然后将虾身与虾头分离。
从网上看到下面这段佳文,写绝了。摘录下来,分享。
吃龙虾,宜于月夜风高之时,于花街柳巷之畔,于人来人往之中,于推杯换盏之间,或袒胸露背,或挥汗如雨,或两手腥膻,或满嘴油腻,不顾形象,不顾看法,出手稳准狠,剥皮小快灵,一仁儿入口,余香半日,虽辣得吸气流泪而不辍,任烫到呵手摧眉而不放,此为最高境界也。如能邀一帮臭味相投的好友同去,则可享受到边吃边喷饭,饭后吐泡泡,嘴角带白沫的附加乐趣。
另附:吃龙虾口诀若干,与同好者共勉
1、吃一拿二眼观三
2、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3、麻辣不要紧,只要能过瘾,辣死大爷我,还有后来人
4、一盘而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敌吃我吃,敌喝我吃,敌歇我吃,敌退我还吃
6、看第一盘龙虾时,要色眯眯。看第二盘时,要火辣辣。看到第三盘以后时,要含情脉脉。
菁制美食淘宝网店 http://shop59273452.taobao.com/,旺旺:菁制美食
我的生活,我的微博:http://weibo.com/jingzhimeishi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