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新浪文化博客城市江湖栏目热心推荐
此文刊于6月19日《燕赵晚报》
近日听到小区里发生了几起婆媳闹矛盾大打出手的丑闻,感到十分震惊。在我们国家,婆媳关系问题,已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社会问题。发生此类事件,原因也很复杂。有的婆媳互相难以包容,各不相让而生事端。有的婆媳在儿子(丈夫)面前争宠而互生怨气。有的婆婆摆不正位置,像管儿子一样管儿媳妇引起不满。有的儿媳眼里无老人,像要求丈夫一样要求婆婆引起非议。诸如此类,原因林林总总。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两个陌生人突然组合在一起生活,由于文化差异,难免会有许多不同的观念和做法。所以,对于婆媳矛盾,人们一般把板子打在矛盾的两个主体身上。
但深究起来,婆媳矛盾与她们当中的那个男人有着非常大的关系,或者说婆媳关系好不好,儿子(丈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作用,就是看他如何看待和处理“玉”和“瓦”的关系。
俗话说:“君子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家庭中,孝道和婚姻,哪个是玉,哪个是瓦?是极需要每个走进围城的人事先搞清楚的。一旦婚后“玉”和“瓦”的矛盾到了不可调和之时,是宁可守住孝道这块玉,不惜碎了婚姻那片瓦?还是宁可保全婚姻这片瓦,决然摔碎孝道这块玉?两种价值观,两种面对态度,决定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婆媳关系和结果。而这种价值判断取决于谁?不是婆婆,也不是儿媳,是既当儿子又做丈夫的男人。
婆婆和儿媳由于缺乏感情基础,在一些事情的看法上存在不同意见是十分正常的。但问题的关键是通过什么办法去解决这些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带来的种种矛盾。纵然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不同的方法,但有一点应该是一样的,那任何方法必须建立在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之上。再具体一些,也就是要建立在孝道这个底线之上。但问题是,孝这个东西,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越来越淡漠了。在很多人看来,只有两个人的爱情才是最神圣和宝贵的。既然爱情婚姻是最宝贵的,那为了维持婚姻而丢失孝道、娶了媳妇忘了娘也就不足为怪了。在这种价值观的纵容下,问题马上就来了。不是不必以孝道为底线吗?那儿媳妇就完全有资格和理由去用自己的价值观整合整个家庭的行为,也就是外来文化要取代本土文化。老人做不到?对不起,做不到也得做,做不到就开仗,做不到就让这个家庭永无宁日。但反过来,如果当儿子的能够时时把守这条高压线,捧住孝道这块美玉不撒手,再笨的媳妇也不会以瓦击玉,自招个粉身碎骨。虽然这么说,对男人来讲有点苛刻,但却是正理。社会中,但凡婆媳关系处得好的,背后都有一个孝子。凡是婆媳关系不好的,不用问,这家的儿子也不怎么样。
退一步抛开孝道不讲,婆媳之间出现问题到最后升级成“战争”,事实上还冲破了男人自尊的底线。试想,一个女人能够当着自己的面去骂自己的母亲,去打自己的母亲,她的心目中还有丈夫这个人吗?她还能够给自己的丈夫一个最基本的自尊吗?她的手不是打在婆婆的身上,而是戳在丈夫的心上。她的这种行为,是用世上最残暴的方式对其丈夫的人格进行了惨无人道地践踏。连人格和自尊都没了,还去谈什么爱情,谈什么家庭?如果一个男人能够容忍这样的行为,还叫做男人吗?恐怕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了。
一些身受“夹板气”的男人都很困惑:一边是母亲,一边是媳妇,我到底帮哪边合适?她们为什么不互让一步?是这样吗?不是你要帮哪边,而是要帮自己,帮自己找回孝心,帮自己找回自尊。不是她们需要互让一步,而是你不应该面对底线再退后一步。她们是因为你而走到一起、生活在一起的。所以,你也就必须对她们处好关系负主要责任。如果能够把守住自己的为人底线,用心去经营生活,瓦必将变成玉,你得到的是两块整玉。但如果把守不住,纵容甚至亲自肆意践踏,玉也就成了瓦,你剩下的也只会是两片支离破碎的瓦。
所以,婆媳关系并不复杂。复杂的是为人子、为人夫的底线到底应该挂在哪里?
推荐文章:一个小学生的爱心作品
新浪首页、博客首页、锐博首页刊发文章链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