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别哭
哦,天哪!
今年这个秋天,是我记忆里最特别的一个秋天——看看,立冬已经好几天了,可是秋雨还几乎没有下过。不是说秋雨绵绵吗?不是说巴山夜雨涨秋池吗?不是说到黄昏点点滴滴吗?不是说秋风秋雨愁煞人吗?都没有,今年没有秋雨。
没有秋雨的秋天,显得特别爽朗,天空异常清亮,山林更加悠远,岁月也跟梧桐一样日夜萧疏——冬天已至,想想,想想,今年秋天都有哪些故事?竟然没有什么。毕宇飞在小说《青衣》里说:“生活并不像常人所说的那样,在伸向未来,而是直指过去。至少,在框架结构上是这样的。”好了,这个没有秋雨的秋天,没有秋雨里各种故事,竟然成了无法直指的过去。
不是秋天没有故事,是经历得多了,把很多故事不当回事,轻轻松松地淡化过去,于是只有空白。如果你还年轻,如果你对什么都还在意,这个没有秋雨的秋天肯定并不平淡。
不信你看看路边上的树,特别是栾树,没有天上嘀嗒的雨滴,自己竟下起雨来,细小的水雾眼睛几乎看不见,但是真实不假,树下的地面潮湿一片,脚踏上去黏糊糊的,粘得鞋底咔咔咔地响,仿佛想留住行人,听听它们的干渴,或者不愿凋零的心思。——这样想着,便觉得那雨,是没日没夜的泪滴。
当然当然,那绝对不是雨,应该是树叶分泌的一种汁液。问题是,有雨的秋天里,它们是不是也会洒下自己酝酿的泪或者雨?如果不会,那就别有意味儿了;如果会,为什么我不曾感知?是树的秋思被秋雨冲淡了,还是我对树的感受淡入秋风秋雨?……人的一生,有多少泪水是被人看到的?有多少泪水是别人能够听懂的?何况是树,何况是路边的树,何况是路边落了花又没结果子的树。
立冬前那天早晨,天还没怎么亮开,开车送孩子上学,他静静地坐在后排,突然就哭了,我跟他妈妈吓了一跳——我们孩子从小就嬉皮笑脸的,很少听到他哭,记忆中只有上高一时适应不过来,在一次早饭后哭了一回,这都高三了,胜利在望,这是怎么了?从孩子的哽咽中,我听不出所以然,只隐隐感到遥远的无助。——很多人都说,熬过高中,上大学就好了,那是家长的立场。孩子呢?他们要顾虑上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将来怎么发展……他们面对的,是未来的生活,不仅仅是书本上那些虚拟的演算和模拟的是非。就像他喜欢的T恤,小时候印着小兔和小熊,初中印着元素周期表,高中非常用心地挑了一件黑色的,印着一行白字,“忙着赚钱”。
到了校门口,我特意从车上下来,拍拍他的肩膀。孩子已在短短的几分钟里调整了自己,恢复了自信,对我轻轻一笑,说:没事儿!你们上班去吧。然后转身向校门走去,背影高大而单薄。我迟疑着,脚下是路边黏糊糊的树的雨或者泪。
今年的秋天没有秋雨。我每天都要在长满栾树的路边走来走去,听树的雨或者泪被脚步踏碎的声音,咔嚓咔嚓……身边是匆匆的行人、车辆、银杏和很多不知名的树,远处是山起起伏伏的剪影,山外是可以任人想象的大海,一切都笼罩在晨晖或者暮色里,又被秋天浸润成冬天。心里就有很多话想说,而一直萦绕不散的是:孩子,别哭!其实生活不是那么单调,所以也没那么可怕。
2020.11.1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