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高不碍云
哦,天哪!
来济南最惦记的自然是趵突泉。
很小的时候就看过一个故事,说是韩复榘做山东省主席的时候写过一首关于趵突泉的诗:趵突泉,泉趵突,两个窟窿一样粗,咕嘟嘟咕嘟嘟。当时觉得诗挺好玩的,顺便就记住了趵突泉。可是培训任务很紧,而趵突泉公园晚上七点就关了,所以虽然只有几百米的距离,却一直没去成。
有几个哥们儿对趵突泉的神往比我强烈,不吃晚餐,窜去看泉,回来跟我讲:哪有什么咕嘟嘟,就是两个小水坑!这胃口倒的,算了,不去了,等咕嘟嘟了再去,反正济南肯定还会来,这里想走的地儿多着呢。
大明湖也了解一些,主要是《老残游记》里明湖居说书那段故事留下的印迹,还有李清照的足迹。
刚到的那天晚上,吃完饭八点多了,几个人说:去大明湖啊?去吧,也不过几百米的距离,于是就去了。大明湖晚上不关门,也不要门票,随着人流就进去了。
湖挺大,但是对于天天面对大海的人来说,多少有点“曾经沧海”的感觉。倒是岸边的柳树、湖边的荷花和远近的灯光映在湖面的影子,虚虚实实,像一幅波动的抽象画。湖畔游人很多,唱歌儿的、撸串儿的、漫步的、聊天的……喧闹却从容,自在中萦绕着安宁。
山东的朋友介绍他们的教育工作,时不时地穿插几句景点推介,千佛山啊,墨泉啊,眼明泉啊……泉,泉,泉,济南真是一座泉城!
都没有时间去看,只能在晚餐过后信步走走。
沿大明湖南边的一条小巷进去,不几步就看到一些零星的老建筑,天主堂,鞭指巷,斑驳,状元府……曲曲折折,我们竟然走进了百花洲,又前行几步,看到了芷兰第,连续剧《还珠格格》里夏雨荷与乾隆相遇的地方,他们的女儿叫紫薇。
这里真不好说哪里是景点,古老的府第里住着现代的人家,连山东省府看上去也是古老的遗迹,或许是济南、山东的历史太深厚了吧。
我们考察的一所初中学校叫“舜耕中学”,一个校名儿就把三皇五帝拖回你面前:
舜在位期间的最大功绩是融合了周边的许多部落,大大扩大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部落联盟的规模。对原本松散的联盟议事组织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扩大了议事组织的成员,设置了许多掌管具体事务的职官,并根据各人特长委派相应的职务,初步具备了国家的架构……
不知为什么,走在这些一步一个历史脚印的大街小巷,我的头脑中一直晃荡着韩复榘的种种逸事传闻:
远望泰山黑乎乎,上边细来下边粗,有朝一日倒过来,下边细来上边粗。
兄弟我是大老粗,是从炮筒子里钻出来的,不像你们,是从笔杆子里爬出来的……
最后,这些逸闻定格在他看学生打球的一个场景:你这校长咋当的,怎么让十几个孩子抢一个球!给你几百大洋,每人发一个……这些故事有一个共同的表达主题:韩复榘是个粗人!但是今天想想,却又觉得他憨厚真实:我不懂教育,但喜欢风雅,我可以给你们钱,你们把教育搞搞好行不行?
如今,这些曲折凌乱的街巷里确实透露着风雅,离奇的匾额、精致的门联随处可见。“虫二茶馆”听说过吗?不明白啥意思吧?“虫二”俩字儿隐含“風月无边”的意思。
巷子边上一个小院儿,颇有些凋敝的模样了,连对联也只剩下一联,可是仔细看看又被吓了一跳,写的啥?“山高不碍云”。这是什么样的格局!
2019.7.10(济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