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成都变变
(2018-06-27 05:21:06)
成都变变
哦,天哪!
今天去了杜甫草堂,第一次进去。
很奇怪,在青羊宫没什么特别的感觉,道教嘛,除了“道法自然”四个字需要仔细斟酌,其它的,基本是尘世的翻版。
去杜甫草堂的路上,跟儿子边走边聊,主要聊的是宗教和意识形态掌控,顺带讨论了一下“宗教修炼”和科学探索的思维方向。我们俩的观点基本一致,甚至为什么很多大科学家、文学家最后走向宗教也有涉及。这样聊着,就觉得宇宙太大,世界太复杂,而人类实在太渺小。
很奇怪,还没到杜甫草堂,我的心里已经满是肃然,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
草堂外的池塘边有一座杜甫雕塑,一个杜甫和另一个杜甫面对面,高举的酒杯扭结在一起,看得我差一点流下眼泪——李白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已经够孤独了,杜甫呢,连明月都没有,只有自己面对自己……草堂是我想象的样子,但绝不是杜甫当年生活的样子。跟两个孩子一起回顾了《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让他们真切地感受一下杜甫在草堂短暂生活的喜与忧;又给他们简单说了一下《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这是杜甫的诗里我最喜欢的一首,满篇的欢喜,却透露着诗人无限的孤独与贫寒,读来心酸。
写诗有什么意义?我问孩子。孩子还单纯,一时不知道我在想什么。我说,杜甫的诗没能给自己和家人换来温饱,也没能给他牵挂的黎元带来任何改善。孩子说,可是我们今天还记得他、喜欢他啊!是啊,我沦落于悲愤,只顾物质的意义,放弃了精神。——精神,唉,这倒霉孩子!爱不是,恨也不是。
武侯祠里又是另一种人生际遇。受到尊重、信任和重用,孔明一生忠心耿耿、呼风唤雨、鞠躬尽瘁,最后却依然回天无力。
坐在长廊上,我跟孩子把三国、《三国演义》、游戏“攻城掠地”搅和到一起聊,几乎忘记了真实与虚构、虚拟之间的界线。长廊的另一侧是蒋琬、费祎、董允们的塑像,用几百年不变的表情看着我们;长廊外的草坪上,两只白头翁蹦蹦跳跳地寻找食物。
实话说,我赞叹孔明先生的人格,也曾褒贬过他的行为,正如他自己在火烧藤甲兵之后所说“用心太毒,杀伐太多”。人的一生如果把智慧都用在对别人的算计与伤害上,建立的究竟是武功还是罪孽?
杜甫曾对武侯祠有诗,题为《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他没有对人生究竟为何事而来加以思考,只是由衷地赞美了孔明的“老臣心”,感慨于“身先死”。为什么没有把自己忧心百姓的情结放进来呢?或许就隐含在“自春色”、“空好音”里?
从武侯祠出来,我们又走了隔壁的锦里,熙熙攘攘的人间街巷。还看了著名的川剧变脸艺术表演,表演结束时,演员说:变变变,越变越好!是一句祝福,也是一个愿望吧。
很惊喜,我在成都竟然当了把爷爷!遇见了我大哥的亲孙子。晚上约他一起吃了成都的火锅。他家多年前定居新加坡,这次偶尔被我们在家庭微信群里发现的。孩子今年大学毕业,和一个朋友溜回来玩儿。已经两三年没见了。他乡遇亲人,如梦如幻的,不由感慨成都真大,而世界真小。
2018.6.26成都富力广场B1412#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