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虚假因果
(2018-03-25 07:18:09)
虚假因果
哦,天哪!
世事繁复,人心多变,所以生活中最难的事儿不是问题不好解决,而是因果关系无法确定。面对同一件事儿,人的情绪、心理、观点可能相差甚远,甚至完全相反,不为别的,只因对因果关系的判断不同。
为什么对因果关系的判断这么难呢?除开事件和人的利益关系的影响以外,主要是跟人的生活经历、知识结构等“经验”有关。
没有电灯的时候,大爷习惯凑到油灯上点烟。有了电灯,大爷把烟袋锅凑到灯泡上点烟。这是曾经相当流行的一个笑话,幽默的对象当然是大爷,因为他没有关于电灯的经验,他认识到的因果关系停留在油灯阶段。可是仔细想想,编笑话的人心里是不是也在打颤?——谁没有缺乏“经验”的时候?
还是一个关于大爷的故事:说的是大爷去商店买了一个大挂钟,然后让服务员送块手表给他;服务员大惑不解,还嘲笑大爷不分贵贱,结果受到在场买东西的人群攻。原来,在大爷他们的生活习惯里,买个大件儿再附送一个小东西是常理,而服务员不了解本地习俗,没有搞清大爷要求里的因果关系,错误地归结于大爷缺少常识。他们的分歧在于各有各的逻辑。
再说个老奶奶的故事。公交卡刚刚使用,一个姑娘把卡放在裤子后面的兜里,上车时一蹭刷卡器,嘀的一声,就到座位上坐下了。老奶奶也拿屁股去蹭刷卡器,可是刷卡器就是不叫。老奶奶非常生气,说:人喜欢年轻姑娘也就罢了,机器怎么也欺负我老人家!满车人被她搞得大笑。应该说这是一位爱学新事物的老人,可是她只看到人家屁股蹭刷卡器的表面现象,不知道是口袋里的卡弄响了机器,搞错了因果关系。
这样的故事很多,如果仔细考察一下,嘲笑的对象大多是两类人——老人和农村人。至于错把麦子当韭菜、赶毛驴喊齐步走,虽然也有嘲笑城里人的意味,却也不乏城里人的身份优越感。为什么主要是这两类人呢?我想一定是他们固有的经验使他们错误的确定了因果关系。生活中孩子出现的差错应该更多,但是因为他们缺少“经验”是合理的,所以不光不是嘲笑的对象,反而显出天真烂漫的可爱来。
事实上,弄错因果关系,或者说只看到虚假的因果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一个人为某个问题抓耳挠腮,是找不到真正的因果关系;两个人为一点事情争得面红耳赤,是看到的因果关系不一致;一群人点灯熬油地讨论一件事,是因为因果关系太复杂,一时理不清哪个才是主要的因果……
所以,做任何事情,只要能弄清因果关系,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有了。顺便说一句,人的心情好坏也大多与对因果关系的认识有关。
2018.3.24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