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器或不器

(2018-02-20 07:29:27)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闲话
器或不器

器或不器

哦,天哪!
    人会走的,留下的,是曾经用过的器物;器物承负的责任会走的,留下的也还是器物。
    产生这样的想法起源于一次次走过不同地方的老街,那些老房子,那些老招牌、老字号,那些摆在老房子前出售的小商品和地方特产。
    年初二,带孩子去曲阜,说是孩子马上中考了,去拜拜孔子这位祖师爷,实际是想让他感受一下孔子留下的儒家文化对一个地方的意义。
    有一段高速路堵车厉害,到那儿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了,在曲阜国际饭店安顿下来,赶紧出去吃饭。孩子舅舅一家也跟我们一起去玩儿,孩子还小,怕是早就饿得不行了。水饺、砂锅,一份孔门豆腐带着烟火味儿,牛肉丸子倒是好吃得很——喜欢到处跑的人,不能用家乡口味要求外地餐饮,否则就只能在家呆着。
    天气很好,气温十度上下,很舒服。饭后来不及看孔庙孔府,就带他们到街上转转,用小侄子的话说就是逛逛。不久前去过曲阜,春晚又有曲阜分会场,所以路很熟。从城的东南门进去,沿着城墙西行,没走多远就到孔府门前的小街了,各种小吃、小玩琳琅满目。
    吃的,几个人都对煎饼卷大葱特别关注,似乎已是山东味儿的代表了,刚吃过饭,没地方装,只好用眼睛过过瘾。其他这个煮那个炸的,各地都有,提不起兴趣。
    玩的呢,都知道那些古董啥的都是仿品,只有小侄子盯上了铁皮跳蛙,买了一只咯噔咯噔跳。我说,好好玩儿,我二十岁给自己买的生日礼物就是这东西。他们都笑我,说二十岁还玩这东西?他们不知道,很小的时候,在东北的一家商店我就看好跳蛙,可惜似乎已经过了买玩具的年龄,没舍得买,所以对我而言,那只跳蛙差不多是一种精神补偿。放寒假时带回来,给哪个孩子拿去玩,不记得了。
    在一家印章店,刻了一枚藏书章,尼山石,手工活儿。孩子他妈说刻得不怎么好,我倒不太在乎,我在乎的是尼山是孔子的出生地,而且在孔府门前,两家六口人一起看着印章制作的过程——从此,这枚印章就有了属于它的故事,若干年后,孩子们就可以讲它的来历和主人了。刻章师傅专门落了款,“戊戌春孔府石了刻”,“石了”大概是他的号或者艺称之类的吧。
    晚饭后,我把房间里的一本书拿来翻,《曲阜,小城故事多》。我喜欢看故事,况且第二天的导游任务在我身上,总不能光讲《论语》、儒家思想吧?囫囵吞枣的,把和孔子、孔庙、孔府相关的一些传说读完,顺便也就把古代的鲁国以及它跟周边诸侯国的关系大致弄明白了。在所有器物中,我觉得书是最好的,承载的内容丰富,引发人的思考也多彩。
    子曰:“君子不器。”想必我与他老人家所说的“君子”相去还远,还不太喜欢追寻大道,只喜欢在器物、故事和彼此感受中盘桓,但是这不影响我对他的景仰,要不怎么会在短短两个月里两次去曲阜呢。
    站在孔庙的古柏下,驻足曲阜城里,翻阅关于过去、关于生活的书页,有时会突然觉得触摸到了点什么。——什么呢?以技为器,可以活命;以人为器,可以立身;以城为器,可以立国……以天地为器,可以悠游。器不器不那么重要,选择在多大的器里生活似乎才是人生的关键。
                                                   2018.2.19-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相切可吃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