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天哪!
孩子特别喜欢一个小视频,据说是某著名学府一位大学生做的,内容是证明薯片掉到地上还能不能吃。该同学自信满满,说薯片是弧形的,落地后与地面相切,切线的宽度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薯片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零,因而薯片落地不会弄脏,从而滔滔不绝地证明了“相切可食”的道理。
跟孩子一起看了几遍以后,我问:这个证明有没有问题?孩子说肯定有问题,但是诡辩让人觉得特别有智慧。智慧——是吗?我只想说一句:生活中,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却是不能忽略不计的。在数学上,线的宽度可以视为零,而生活里却没有没有宽度的线。
这种把生活问题、心理问题、情感问题变成纯学科问题讨论的游戏一直有人玩儿。我就为学生证明过“秃子不是秃子”,我说:老师现在是个秃子吗?我头发还是蛮多的,有点自信,学生也说不是。那,掉一根头发我就是秃子了吗?也不是。那,要是掉两根呢?三根呢?四根呢?……这么说,只要还有一根头发没掉,就不能算秃子——生活中那些被人叫秃子的人,真的没有一根头发吗?肯定有的,但是头发太少,被人忽略了,包括秃子自己也不认为几根稀疏的头发能够改变秃子的事实。
怎么说呢,生活中有时候必须忽略掉一些东西,什么都一是一二是二的精确,有时反而会掩盖事情的真相。一所学校的学部主任被上司批评,说他什么都上纲上线,把人际关系搞得太生硬,影响教学质量。学部主任辩解说:总不能为了团结不要原则吧?上司说:知道什么是原则吗?原则就是如何把事情做好,不是人为制造条条框框——只知道条条框框是教条,不是坚持原则!
生活中不好拿捏的,往往就是该不该忽略、是原则还是框框这些事儿。
过去有家人家,新娶来的儿媳妇不太讲究卫生,大概是洗碗洗不干净吧。婆婆找来谈话,说做事一定要认真,锅碗瓢盆要“一水为净”,意思是吃饭的炊具、餐具必须用水洗过才干净。儿媳妇不太服气,说什么一水为净,眼不见为净!婆婆不高兴了,说她胡搅蛮缠。儿媳妇不说话,把一只便盆拿来,当着婆婆的面洗了十几遍,然后盛上稀饭给婆婆喝,婆婆打死也不肯喝。
掉到地上的薯片能不能吃,其实不取决于它与地面是否相切、切线宽度是否为零,而取决于人是否认为薯片依然干净,用数学方法是无法证明感觉、观念、情感这类问题的,就像“便盆”洗的次数再多,也很难改变它已经留在人心里的名称、用途和特性。
2018.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