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行漫记.塔尔寺

(2017-08-01 07:52:51)
标签:

旅游

分类: 生活絮语

西行漫记.塔尔寺 西行漫记.塔尔寺
哦,天哪!

    早上六点就起床了——别以为六点很迟,在青海湖六点天还是铁青色。起早必有图,青海湖的日落没看成,日出可不能再错过。我家小东西睡了整整一夜,感冒也好了,叽里轱辘地爬起来,跟着我们往湖边跑。
    太阳每天都升起,可看到日出的机会并不多,何况是青海湖的日出。
    刚出宾馆,就眼见着湖东北角的山变白了,我们边往湖边走边拍下东边天空的变化,连草原上满地滚动的草原鼠都顾不得细看。
    天空由玉白转为粉红,又由粉色红变为赤金,太阳露出一弧金色的边缘,一眨眼的工夫就长出半个,再一眨眼,一轮金色的太阳就浮在曼妙的山线上了,那么亮,让人不敢再直视。
    湖边高高低低地散落着几十个人,都只有小小的剪影。一个牧民牵着两匹马站在湖边,也成了剪影。天色云影倒映,湖面上动荡着各种色彩,人和马的影子从湖水里浮上来,一切都安静了。回头向西眺望,天蓝云红,草原上浮动着浅浅的金色,辽阔而安详。
    早餐过后就出发了,行程里有自行车骑行、金银滩骑马、观看塔尔寺,然后回西宁,本次旅行就结束了。
    骑行和骑马都很好玩,以后再细说。塔尔寺玩得可不怎么样——到处人满为患,景点接待能力很差,几乎看不到什么。我家小伙子说:这么多人,连佛都不得清静,人又能看到什么呢。
    从海西出发不久,经过一个地方叫冈察。导游海贝说:这是个没有景点的地方,但是有一个人大家不可不知,他就是仓央嘉措。她介绍了仓央嘉措的大致经历,又从手机里调出仓央嘉措的那首“在与不在”的诗,特意让我给大家朗读。
    我没读,一是感觉大家兴致不高,二是——这话说出来可能会得罪不少人——我读过仓央嘉措的一些诗,但是不喜欢这个人。不喜欢的原因非常简单:要做僧人便好好做僧人,要做情人便认真做情人,这样一边做着僧人,一边偷会情人,只好落个“情僧”的雅称。这是一个多么别扭的称号啊,就象他的诗歌,到处充斥着人格的悖逆。也许他自己觉得挺委屈,实际是对人生不能了然。
    人生很复杂,但仔细归结一下,不过“舍得”二字。人不可能什么都抓在手里,因此必须有所舍弃,舍弃某些东西的同时,就得到了另一些东西。就像我们为了陪伴生病的孩子而放弃了西海落日,舍了难得的观赏美景的机会,却获得了心灵的安适!反过来也一样,你获得一些东西,就必须舍弃另外一些东西。试想,如果我们丢下孩子自己去看日落,心里该有多少不安!
    仓央嘉措的苦恼就在于不做选择。当人生处于不可兼得时却不肯明确选择,生命便陷入了无法摆脱的纠结,这就是烦恼的源头。
    我觉得李白也经常理不清“舍得”二字。你要想做官便认认真真去做官,他偏在官场上耍他浪漫诗人的脾气,只好被人家会做官的人轰出长安。如果确定做个诗人,那不如干脆把自己放入山水,何苦又身在江湖心在庙堂?
    舍得二字拎不清,就是贪了。手里抓着官印,又想过一掷千金的日子;享受着散人的自由,又想拥有一呼百应的气势……多少不明不白的人生就是这样纠结而成。
    尽管塔尔寺没让我看到宗教的清净,却让我从滚滚人流中掂量出人生的轻重。从供奉着弥勒佛的大殿往外走时,外面的人还在洪水一样往里涌。我问孩子:假如我现在对刚进来的人说,“各位,回头是岸”,你觉得他们会听吗?孩子认真地想了想,说不会有人放弃参观转身回头。我说:人生,似乎也就是这样。
                                              2017.7.30-31于西宁永昌大厦

 

西行漫记.塔尔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