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点睛前没有神性

(2017-04-23 08:43:04)
分类: 生活絮语

点睛前没有神性 点睛前没有神性
哦,天哪!

    每次看根雕,都不能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根雕上,心里老是在想:这些家伙在未成雕像前是个什么形态?是弃于山野的枯根,还是堆放在墙角的柴禾?
    这些根艺,如果不是被一双独特的眼睛发现,便将在时光里被风侵雨蚀,最终化为枯朽腐木,运气好点,能长出几朵蘑菇或者木耳,吸引一阵惊喜的目光;运气不好,则被野夫野妇抡斧劈开,拿去煮荤烹素,化成几缕噼噼啪啪的火苗和青烟。
    如今雕成一尊像,比如观音或者寿星,就有了木柴之外的内涵,虔诚的人膜拜它的灵力,懂艺术的人赞叹它的神形,世俗的人掂量它的价码。这内涵从哪里来?在根成为根雕以前存在吗?藏在什么地方?
    这样近似懵懂的话一直藏在心里,藏着是个问题,露出来就可能成为笑话。终于还是没能忍住,跟一位搞艺术的哥们儿谈起了自己的困惑。他盯住我看了又看,然后突然发问:你天天摆弄的文字,你没排列它们之前有什么意思?不等我回答,他又说:大自然里包含一切——音乐、美术、舞蹈……还有你说的文学,必是有些被人发现,而大多数没于无觉……没等他说完,我就跑了,不是不爱听他的解说,是觉得自己错过太多的美好。
    又一回跟朋友去庙里,朋友极虔诚地一路拜过去。我小声问:有灵?朋友笑笑:信则有,不信则无。这是一句老话,那天却突然触动了我,让我瞬间看到我在世间穿梭时可能忽略掉的善意、真诚、温和……不过我还是有点不甘,悄声说:这些佛像,原本不就是些木头、石头、泥土吗?笃笃笃笃的木鱼声里,传来一个声音,低沉而悠远,却能穿透庙檐下的雨声:未点睛前无神性。
    那时我意识到自己真是一截树根,一直以为显露出的人生状态,除了我的质地、形状,主要看落于何处、落于何人之手,成为一座根雕,还是当做柴草,都是别人使然。此后,渐渐相信不论读书、为人、做事,都有一定机缘,自身原本包含的根雕特质可能一直存在,差别在于是否有人为你点睛。
                                                       2017.4.22-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深处
后一篇:乱穿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