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前嗜好

(2017-02-25 10:31:55)
分类: 生活絮语
生前嗜好 生前嗜好
哦,天哪!

    好多与我们一起生活或者工作了很长时间的人,去世以后,可能很快就模糊了他们的服饰、容貌,仅留下一些粗线的轮廓,但是如果他们有一些特别的嗜好,就很难忘掉,一到某个特定的情境中,那个嗜好就复活了,连同那个拥有它的人。

    年前带孩子回老家祭祖,侄儿陪着。各位祖先墓前都上了糕点和水果,又转到几位平辈墓前。我掏出香烟点上,插到四哥的墓边——这是每次都要做的事。侄儿幽幽地说:四叔生前没什么爱好,就好一口烟。抬头四下眺望,哪里还有他们生前的影子?只有那些没有人收割的芦苇,枯黄地在寒风中瑟瑟着,东一绺西一丛的。几只喜鹊不安分地在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跳来跳去,大概是盼着我们赶紧离开,它们好下来享用坟前的祭品。然而,在我们的心里,这一刻所有人都回到了生前,忙忙碌碌地在田野里奔走,为了两行春韭、几穗稻谷、一把遗忘在河边的镰刀。四哥一个人在一片河滩上站着,身边两头白色的小羊在啃草,他的嘴巴里叼着自制的烟卷儿。

    四哥在世时,身体不好,大家都反对他抽烟,说还不如买点水果吃,他笑笑:水果怎么能跟烟比呢!有时我想,幸亏他有这个嗜好,要不我该拿什么逗他开心呢?小儿子从来没见过他,但一定能记得四伯是个爱抽烟的人。爷爷奶奶他也没见过,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在他的心里难免更加空洞与茫然。

    每年都要陪孩子外公回老家给他的老母亲上坟。他们祭祖更复杂一些,要准备冥钞、纸锭和各种食物。有一年跟老人家到街上采办祭品,想起老奶奶在世时喜欢吃柿饼,顺手买了一包,孩子外公非常高兴,问:你怎么知道我妈喜欢吃柿饼?他没说“你奶奶”,而说“我妈”,让我感受到了作为儿子内心深处的记忆。如果奶奶没有这样的嗜好,可能买什么都无所谓。

    人的生前嗜好不仅能让活着的人抵达他曾经的世界,而且能给人提供一把通向另一个人内心的锁钥,这是我一直不曾意识到的。

    和朋友、同事一起聊天儿,偶尔提到某人,一时想不起样子来,姓名跟人怎么也挂不起钩。朋友说:嗨,你怎么把他都给忘了!写得一手好字,喝口小酒就喜欢露两手,每年春节前都到菜场门口摆摊卖对联那个人……啊,是他呀!听说外出旅游,喝完小酒出去散步,看到一个老人在地上水写书法,就跟人家聊起来,还拜了师傅呢。现在在哪儿呢?在哪儿?走了好几年了。几个爱好书法的人聚一起喝酒,路上被车撞了。他这辈子,好像就是为书法来,又为书法走的……
    感慨纵有万端,不过归结起来并不坏,书法造诣有多少在其次,这人有追求是关键,于是喝酒有了内涵,车祸似乎也挺上档次的。写字也许没改变他的生活水平,却改变了他的生活质量。
    每每看到书上说,有人做了一辈子豆腐,有人修了一辈子皮鞋,有人捏了一辈子泥人儿,有人剪了一辈子娃娃的头,有人收集了一辈子香烟盒……不管做的事是下里巴人还是阳春白雪,都让人从内心感到敬服,觉得这是一个有道行的人,没白到世上走一遭。
    离我们远去的那些人生前似乎并没想过自己的嗜好身后有什么意义,这些意义是我们从他们生命历程中看出来的。既然看出来,就肯定会对活着的人有些影响,哪怕像风吹乱了头发。这可能就是芸芸众生的生命之光吧。
                                                         2017.2.23-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二月雪
后一篇:车的没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