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食味长

(2016-11-14 07:11:07)
分类: 生活絮语
小食味长 小食味长
哦,天哪!
    母亲一旦离开了,孩子就不大说起她,仿佛没有母亲是一件令人十分羞愧的事情,让有母亲的人知道了自己有点无地自容。失去母亲的滋味,只能独自品尝。母亲在记忆里一年一年走远了,连同她的笑容、她的皱纹,甚至她的声音,母亲走远以后给孩子留下了陌生的隐痛。母亲真的在记忆里一天天远去了,连同她生前做的每一顿饭,连同她创造的厨房的味道——还能记得母亲在味觉里给我们留下的记忆吗?
    仔细搜寻,白面里混合玉米面、米饭里夹杂地瓜粒、蒜瓣炖南瓜、青椒扁豆丝、白菜烧粉丝,已经遥远到只记得当时的抱怨,母亲时代缺油少盐的艰窘如秋风里的落叶,翻过了一张又一张,落过了一秋又一秋,淡到只记得某次吃饭时的场景,而没有真实的味道和温度。
    真没想到,连母亲都是如此容易淡忘。
    偶尔做一次“古老”的饭,似乎也不是为了回味那种萦怀的味道,只是在心里悄悄纪念一下母亲,她在艰难岁月中曾经是这样经营着一家人的口腹。记忆深刻的,不是母亲为我们苦心构思的一日三餐,而是偶尔兴致所至做的小食。
    一场泼天的大雨,从昨天深夜一直下到今天的傍晚还不停歇,泥土的围墙摇摇欲坠,茅草的屋檐扯着晶亮的雨线,终日劳累的人们睡得天昏地暗,此时打着哈欠走出来。母亲笑盈盈地端出一瓢白面,说:看看,这点白面不够一家人切面,怎治?母亲总是有办法的,她点燃柴草,把白面放到锅里炒,炒得焦黄色的香气聚了满满一院子,又穿过丝瓜架、枣树枝飘到邻居家。母亲用开水给每个人冲一碗炒面,还在我那一小碗里加了一勺糖。母亲搓的炒面疙瘩,就一直藏在我记忆的深处,在一个个阴雨绵绵的夏日偷偷翻出来咀嚼。
    一场大雪差一点把小院子堆满了,连老树枝上都积得厚厚的,害得小鸟不知该落在哪里,硬是从柴门的缝里往屋里钻。一家人坐在火炉旁闲聊,无非是张家或者李家的事,借着别人的故事说说自己对为人处世的理解。母亲从墙角挂着的一串玉米上扯下两三棒,搓下玉米粒,哗啦往锅里一倒,不一会儿就砰啪砰啪炸开花了。玉米花给一家人的闲聊增加了香甜,连说话的内容都有了温度和希望,觉得天虽然冷,但不会永远这样。
    终于可以吃上纯的白米饭了。母亲把饭蒸好,又极有耐心地用小火焞一阵,米饭装出来,锅里留下圆圆的一层锅巴。母亲重新点着火,在锅边沥一圈油,撒一点葱花和细盐,一锅金黄、香脆的锅巴就好了。那是一道菜,也是年幼孩子的零食,咯吱咯吱嚼得太阳穴发烫。
    日子好了,母亲却走了,记忆里的小食也渐渐被新潮的零食取代了。孩子读的课文里说早年军队生活很艰苦,“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却不知道炒面是什么东西。特意去买一小包白面放到锅里炒成焦黄色,伴上白糖,沥一点香油,拌匀。孩子迫不及待地挖一勺,被干粉呛得眼泪都出来了,吧嗒吧嗒嘴说:多好吃的东西啊,怎么还说生活艰苦!没法给他说清楚,自己心里说:当年炒面的味道可比现在好多了,虽然糖不多,也没有香油。
    有时想,现在的母亲也真够没意思的,所有的零食甚至食物都可以从街上买,还能给孩子留下点什么呢?将来雨天雪天,让孩子回味什么呢?
                                                          2016.11.13-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清明之风
后一篇:老鼠不扛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