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星期四下午

(2016-06-04 07:53:32)
分类: 生活絮语
星期四下午 星期四下午
哦,天哪!
    老早上学的时候盼望周末,喜欢唠叨什么“星期不过三,过三一溜烟”。一周过到星期四,基本上可以说这周又过去了。
    时间这东西吧,按天儿数呢觉得还蛮经过,昨天做了什么、今天做了什么、明天要做什么,挺充实;可是你要是论周过,那可就太快了,转眼一周,再一转眼又一周,三转两转一个月就晃过去了,回头想想做了点啥?空空如也。
    所以,到了周四下午,就会产生迷茫:你看看,这周就还剩下一天了,还能干点啥?
    上午天气还蛮好的,天清气朗,花红柳绿。可是到了下午就混沌了,从海上来的风裹着潮湿,粘乎乎的分不清天和地;伸头看看大海,也是一片混浊,好像把大地都溶解在里面了。于是脑子也跟着就混沌起来,各种思绪纠缠不清。有时甚至想,人是不是到了某个年龄、某个下午就要一片混乱?
    打开新近购得的一本书,新疆李娟的《我的阿勒泰》——之所以强调是新疆的李娟,是因为陕西还有一位作家也叫李娟,这些以后再说吧。非常喜欢这本书,书中描写的异域风情,作者表达方式的浑然天成,像一股来自雪山的清泉,干净,清爽,清新。好久没读过如此鲜活的散文了。
    对了,说到读书,倒是真有点想说的。最近六本书同时开读,《细说大汉》读到汉宣帝了,《白鹿原》读到鹿子霖做了乡约,《默默此情》读到作者应朋友之邀去吃杏子,《我的阿勒泰》读到在荒野中睡觉,《冬牧场》和《查令十字街84号》刚刚结束。——难怪老是觉得脑子糊涂呢,这么多书同时在脑子里搅和,不混沌才怪呢。不过这样读也有好处,就是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什么是写出来的“”,什么是说出来的“话”,什么样的文字是自己喜欢的,什么样的文字是自己需要努力才能读下去的。
    看书的时候电脑一直开着,因为要随时查阅与所读书中有关的资料,特别是涉及的一些地方的地理人文。作者说我现在到了哪里、要去做什么事,我就打开地图跟着走,这样似乎跟作者离得近一些。带着地图读书真是挺好玩的,读八百里关中大地,读浩浩新疆戈壁滩。
    特别喜欢李娟这样的作家,文字如从口出,不作(zuō)不做,就像一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子,嘴一突噜话就出来了,顺带把自己的个性袒露无遗,把读者也捞进了她描述的生活情境中去,跟她一同去感受生活的味道。
    她讲北新疆的荒袤时说:“而崎岖蜿蜒至此的道路,都被抛弃了。它们空荡荡地敞开在荒野之中,饥渴不已。久远年代前留下的车辙梦一般印在上面。这些路,比从不曾有人经过的大地还要荒凉。”“加了油,我们继续在戈壁滩上渺小地奔驰。”她讲犯了错误不肯认错、喜欢吐一下舌头的老外婆时说:“外婆,‘痛苦’这东西,天生应该用来藏在心底,悲伤天生是要被努力节制的,受到的伤害和欺骗总得去原谅。”她讲当地发生的蝗灾时说:“蝗虫真可恨,但也可怜。因为它们的初衷跟羊一样,只是找口吃的而已。”她讲那里的乡村舞会中的种种喜乐和朦胧的爱情,然后不无忍抑地说:“每当我平静地穿针引线时,我会想到,我这样的身体里有舞蹈;每当我不厌其烦地和顾客讨价还价,为一毛钱和对方争吵半天时,会有那么一下子也突然惊觉,我这样的身体里是有舞蹈的;每当我熬到深夜,活还远远没有干完,疲倦得手指头都不听使唤了,瞌睡得恨不得在上下眼皮之间撑一根火柴棍……我这样的身体里是有舞蹈的呀!”讲到偷猎时又说:“但我想,造成野生动物的濒临灭亡,其实并不是仅仅因为猎人的缘故吧?这人世间更多的欲望远比猎人的狩猎行为更为黑暗贪婪,且更为狂妄。”……这样具体而深刻的体验,不是在真实的生活中是很难产生的,它比吊书袋式的讨论更直接,更接近生活事实。
    还有她笔下长着芦苇和倒影的可可苏湖、蓝得让人眼睛流泪的天空、鱼鳞般整齐的白色云片、起伏动荡的群山、山谷里红色粉色的花……当然还有无边无际的雪,色彩鲜明,如诗如画,作者在艰苦的荒漠中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却始终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感受美好的灵魂。
    有了这些文字、这些书,我也跟着沾了光,不必为昏暗的天气而郁闷,也不必为荒芜的星期四下午而寂寥,宛如李娟笔下冬牧的羊或者驼,吃一口清雪啃一口枯草,以此来度过漫长的严冬。这不是电影画面,是那里的生活常态。也是所有人的生活常态。
                                                           2016.6.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好人系列
后一篇:晚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