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哪儿了?
哦,天哪!
孩子期中考试结束后,和同学相约去看小学时的老师,回来写了一篇日记,叫《你我走过的日子》。开头说:“如今,看到世界,我想到的,不再是童话。”中间回忆了和老师们相处的岁月,似乎颇有感慨,“在我们幼时,是一位年轻的老师,如今,老师也成长了许多。我很好奇,再过一届,老师会变成什么模样,我们又会变成什么样子?从那些老师正教的学生身上,我仿佛看到了那时的自己”。到了结尾,轻轻点题,却让我这个也是老师的父亲眼圈儿发酸,孩子说:“现在,看到我幼时的老师,回忆起那一个个瞬间,回想起那时你我走过的日子,只想再问老师一个问题——时间都去哪儿了?”
时间都去哪儿?几乎所有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时间下落。排列一下给孩子拍下的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时间的去向。
午饭后,一家人一起看他的照片,每一个成长的脚印都历历在目,可是回忆我自己陪伴他的岁月却已经模糊不清。为什么会这样?我无意于把问题的根由推给孩子,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时时在提醒我:你必须保持年轻的心态,因为是父亲。那么,我可以把一切推给生活吗?生活一直是想把岁月留住的,用它的欢笑,用它的艰辛,用它曲曲折折的心思,仿佛一位沧桑的老人在低语:记住它们——一切都将是美好的。可惜,这样的话语是没有人能听懂的,直待一切已经成为过去,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告诉我不要让时光空流,岁月不可能再回头。
岁月不可能再回头,只有被它冲着走的人频频回首,发现时间全都扔到那些鸡毛蒜皮里面去了。很多人轻轻地对自己说:静下来,静下来吧。这样的自我暗示翻译过来,说成“停下来,停下来”或许更确切些。可是怎么才能静下来呢?时光是那样的固执而又冷漠,任我们大声呼喊或是低声叹息:生命多好啊,怎么度过都觉得是一种浪费。
在岁月均匀的脚步声里,谁能不慌神呢?当人面对无奈的时候,最有效的逃避似乎就是忘记无奈,宛如临刑的人干一大碗老酒,把碗猛地摔碎,忘掉仅剩的一点点时光,或笑或哭或烂醉如泥。种种人生世态就这样形成了。
孩子的妈妈看着孩子的照片,说:孩子小时候的照片,拍成什么样都是好的,过了那个时间就再也拍不成了。是啊,我们也都曾小过、大过,正在慢慢老去,真与假、善与恶、爱与憎耗费的时间其实都很短暂,漫长的是平淡、混沌,是不知不觉。时间溜走了,不关任何人的事,当事人只是自己。
是该好好梳理一下羽毛了,是该好好彼此注视一下了,有一天从孟婆家门前走过,一切都会清零,连问一声“时间都去哪儿了”都无从想起。真有来生,一切又从莫名其妙开始,到其妙莫名结束—— 莫名其妙…… 其妙莫名……如果一直是这样的循环下去,时间便如时钟深夜里空洞的嘀嗒声。
2016.5.15-16
加载中,请稍候......